苍天有眼,不曾饶过谁?2021年在达州渠县两名小学生带了一箱牛奶要进学校,被拦在

害羞的小丽 2025-05-20 18:55:49

苍天有眼,不曾饶过谁?2021年在达州渠县两名小学生带了一箱牛奶要进学校,被拦在校门外。最后两名学生害怕浪费共喝了11盒牛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3年9月14日,一则来自达州市公安局的通告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通告称,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以向黎为首的涉黑组织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向黎曾是达州外国语学校的一校之长,其背后控制着遍布达州市的18家企业,涉及采沙、农旅等多个领域。这则通告揭开了两年前发生在该校门口的一起荒诞事件的黑色面纱。 时间倒回2021年的一个平常上学日。达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门口,两名小学生背着书包,手里还提着一箱未开封的牛奶,想要进入校园。然而,他们却被校门口的保安拦下。保安坚持学校规定,不允许学生携带任何外来食品饮料入校。当时正值课间操时间,不少学生正在操场上做早操,透过铁栅栏,他们看到了这一幕。 站在校门外的两个孩子手足无措。他们的家长接到电话赶来,看到孩子们已经开始喝起了牛奶。原来,孩子们担心这一箱牛奶会被扔掉,觉得太过浪费,便决定把牛奶喝掉。尽管家长再三劝阻,但孩子们还是坚持要把牛奶喝完。最终,他们一共喝掉了11盒牛奶。这一幕被路过的家长拍下发到网上,随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校门口目睹这一切的其他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自己以前也因为带零食被拦在校门外,有的则表示从未见过学校对食品管理如此严格。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小声告诉同学,他家附近的超市卖的同样的牛奶,价格要比学校小卖部便宜一半还多。 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小卖部的利益。据悉,学校小卖部的承包费用极高,承包方为了收回成本,必须垄断校内食品饮料的销售。禁止学生携带外来食品,实际上是在维护小卖部的利益。这种做法虽然表面上打着食品安全的旗号,但实质上却是一种变相的利益输送。 一位在该校任教多年的老师透露,近几年来,学校的管理越发严苛,很多规定都让人感到不解。比如学生午餐必须在指定的外卖店订餐,连家长送饭都不被允许。校园里的商业气息也愈发浓厚,各种收费项目层出不穷。然而,当时却没有人能想到,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涉黑团伙的身影。 这起看似普通的校园事件,实则折射出校园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两个孩子被迫在校门口喝掉11盒牛奶的场景,成为了一所学校管理失序的缩影,也成为了揭露更大黑幕的导火索。 这起牛奶事件背后,是一个盘根错节的校园利益网络。校内小卖部的高额承包费只是这个网络的冰山一角。据了解,达州外国语学校的小卖部每年需要缴纳数额惊人的承包费,远超出正常营业收入。为了维持经营,小卖部不得不大幅提高商品价格,并通过校方的强制措施来保证独家经营权。 学校的管理混乱由来已久。除了禁止学生携带食品入校,还在校服、教材、课外读物等多个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学生只能在指定商家购买相关物品,价格往往比市面上高出许多。这些看似严格的管理制度,实则是一套完整的利益输送机制。家长们对此虽有微词,但在强制性规定面前也只能无奈接受。 随着警方对向黎涉黑团伙的调查深入,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逐渐浮出水面。作为达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向黎并非只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他通过各种手段,将触角伸向了达州市的多个行业。据警方通报,向黎先后入股了18家企业,业务范围涵盖采沙场、农业旅游、餐饮服务等诸多领域。 一位在该校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教师回忆,学校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最初只是一些小的规章制度的调整,后来演变成全方位的商业化运作。老教师们看在眼里,却无力改变什么。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被打上了商业的烙印。 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但向黎案件的性质尤为恶劣。这个涉黑团伙不仅染指教育,还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资金的洗白。他们将非法所得投入房地产,或者注资其他企业,企图将这些来路不明的资金合法化。这种行为不仅败坏了教育行业的风气,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秩序。 "苍天有眼"这句古语,在向黎案件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2023年9月,随着达州市公安局的一纸通告,这个持续多年的涉黑团伙终于被连根拔起。包括向黎在内的1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起案件的查处,也给教育系统敲响了警钟。教育领域的反腐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那些企图通过教育谋取私利的行为,终将被法律和正义所清算。两年前校门口的那11盒牛奶事件,或许就是压垮这个涉黑团伙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我们看到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害羞的小丽

害羞的小丽

害羞的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