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十年前,中国空军玩明白了一招“A射B导”——预警机躲在后面当“眼睛”,战

寒雪覆松枝白 2025-05-20 17:50:17

[兔子]十年前,中国空军玩明白了一招“A射B导”——预警机躲在后面当“眼睛”,战斗机远远发射导弹,敌人雷达刚报警,导弹已经冲到脸前,飞行员只剩7秒跳伞,这招狠是狠,但有个致命问题:如果对手也会这招,第一件事就是打掉你的预警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可能听过“空战靠导弹、导弹靠雷达”这句话,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种非常典型又带点玄学色彩的空战打法,叫“A射B导”。 啥意思?简单说就是:A(预警机)来负责“发现敌人”,B(战斗机)负责“发射导弹”。这样一来,战斗机不用暴露自己雷达波,还能远远地就把敌人干掉,效率拉满,隐蔽性也高。 听起来是不是像极了打游戏时“远程侦查+狙击枪”的组合?确实有点意思。但问题也来了,这种看似完美的“分工合作”,有个非常大的bug——预警机是整个体系的“命门”。 你想想,如果你是敌人,第一时间会打谁?当然是打你那台“大耳朵”预警机啊,一旦它倒了,战斗机就像蒙着眼开枪,根本找不到目标。现在的空战节奏快得飞起,一旦雷达报警,导弹可能已经只剩7秒就撞你脸上,根本没时间反应。 更扎心的是,对手也玩得起这一套。他也有预警机,也有远程导弹,这场战斗就变成了谁先干掉谁的预警机,谁就赢。 那咋办?各国开始疯狂“内卷”:导弹要更远!速度要更快!什么PL-15、PL-21、AIM-260,一个比一个长,一发能打几百公里,听起来挺猛的。 可问题也来了:你能打我远,我就飞更远;你速度快,我导弹再加一级推进。结果是打来打去,大家都不敢靠近,只能隔空“比划”。这就好像两个拿长矛的人互相戳,都在够不到的范围内“空气对刺”。战术上没效率,战略上也没意义。 就在大家还在导弹卷导弹的时候,中国突然“换频道”了,不陪你玩了。歼-36横空出世,一种近乎“科幻感”的新型战斗机,把传统战术直接颠了个底朝天。这玩意儿有多猛?你可以理解为它就是“预警机+战斗机+隐形飞机”的合体怪兽。 第一,它飞得特别高,能升到3万米,是一般飞机的两倍。啥概念?你在民航机上喝橙汁,它已经在你上面看你喝橙汁了。第二,它速度快到爆,能飞到3马赫,也就是差不多每秒1公里,连子弹都追不上它。第三,它太能藏了。隐身技术拉满,敌人的雷达想找它,那可比中彩票还难。 更牛的是,它还挂着PL-21远程导弹,射程1000公里,简直就是空中“隐形狙击手”。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它却能悄悄瞄准你,等你发现的时候,导弹已经在门口敲门了。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战术规则的重写。以前是“你探我打”,现在是“我藏你找不到,我打你来不及跑”。歼-36相当于把“预警机”的功能藏进了一架超级隐形战斗机里,让它成为一座移动的“幽灵雷达塔+导弹发射井”。 讲白了,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已经不再是导弹对导弹,而是理念对理念。谁能先跳出传统空战的“闭环”,谁就能主导下一代空战节奏。而中国,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