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毛主席得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窜访台湾的消息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艾森豪威尔要来台湾,礼尚往来嘛,我看就准备7万发炮弹迎客吧。”
1960年6月16日,毛主席接到了一个令人无比气愤的消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将要突访台湾。
台湾问题向来备受关注,这次艾森豪威尔的突然造访,让人不禁猜测他究竟意欲何为。
然而,毛主席并未因此消息而有一丝慌乱,他淡淡地说道:“既然有贵客要来,我们若不准备一份见面礼就说不过去了。那就先送他七万发炮弹吧。”
1952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了他的首个总统任期。
他是一个强硬的反共人士,上台后便开始实施遏制政策,试图遏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朝鲜战争期间,艾森豪威尔曾公开威胁要动用核武器来轰炸中国,以迫使中国退出朝鲜半岛。 然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抵抗下,艾森豪威尔的核威胁未能实现,1953年不得不宣布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的失败让艾森豪威尔颇有怨愤,他随即将目标瞄准了台湾。 他认为,如果能够攻占台湾,将对中国大陆的侧翼构成威胁,以此来削弱中国的实力。 1960年6月,艾森豪威尔决定亲自来到台湾,表达对蒋介石的支持,并试图稳定台湾的局势。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所期待的友好交往将会被7万发炮弹的震撼声响所打破。 艾森豪威尔的到来原本是为了寻求在亚洲势力范围内的平衡,并维持在台湾的影响力,构建一种友好的交流氛围。 然而,中国大陆方面的立场已经明确: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一部分,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将被视为对中国主权的直接挑战。 火烧岛是艾森豪威尔在台湾之旅的第一站。当他的飞机降落时,他期待着看到壮丽的群山、湛蓝的天空,以及热情的欢迎。 然而,从大陆方向传来的阵阵隆隆声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那是大陆为他准备的“礼物”——7万发炮弹,它们接连不断地从福建的岸边炮台上被发射向了金门岛。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地面的震动,使得火烧岛的空气仿佛都在颤抖,让艾森豪威尔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但都已经到了,此时也断然不能再返回了,只能硬着头皮登上了一艘等待着的军舰,前往台湾。 抵达台湾后,蒋介石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但在我军的炮击下,大家都明白,这次的会面注定只是一场闹剧。 6月19日,访台三天的艾森豪威尔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而送他离开的则是3.8万发轰鸣的火炮。 在他离开台湾的那天早上,解放军再次对金门进行40分钟的炮击,总共发射了三万余发炮弹。 尽管这次炮击并没有造成任何伤亡,但中国坚决的立场已经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绝不允许任何人触犯“一个中国”的原则。 此番猛烈的炮击也是打醒了艾森豪威尔,他意识到,如果再与台湾当局这样斡旋下去,损害的会是自己的利益和名声。 几天后,《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请看今日之远东,竟是谁家之天下》的社论,其中指出: “今日之远东已经不是美帝国主义横行霸道的远东,而是远东各国人民起来反对美国侵略的远东。” 艾森豪威尔回到美国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斗志昂扬,很快,他饱受重病困扰,晚年时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最终于1969年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随着时代进入七十年代,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逐渐破冰。
用户10xxx49
就是美国所有的总统加起来也不是毛主席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