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清华校长梅贻琦病逝。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在病床底下竟然发现了一个手

墨色流年谣 2025-05-20 16:54:47

1962年,清华校长梅贻琦病逝。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在病床底下竟然发现了一个手提包。谁知打开之后,大伙都傻眼了。 1962年,清华的老大梅贻琦驾鹤西去了。那会儿,咱们教育界就像是坐在摇晃的小船上,风雨交加,那叫一个不省心。“大学啊,可不是看楼有多大,得看老师有多牛!”这句牛气冲天的话,到现在还在好多学者脑袋里回响呢。俗话说得好:“品德好的人不会孤单,肯定有人愿意跟他做邻居。”梅贻琦这一辈子,简直就是这句话的活生生的例子。 家人给他收拾东西的时候,在床底下翻腾出一个手提包。打开一看,大家都愣住了——里头没遗嘱,也没金银财宝,就几本小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清华大学基金的进进出出。这位清华的一把手,居然穷得叮当响。他老婆韩咏华小声说:“他该说的都说了,哪还用得着留遗嘱啊。” 梅贻琦,天津一个落魄书生家里出来的,打小就聪明绝顶,靠着第六名的好成绩,成了清华头一批公费去美国留学的。回来后,他就一头扎进教育里头,从教书的小兵干到教授,再升到校长,一直守着“教授当家”的原则。学生们闹腾的时候,他就劝:“不上前线的话,你们还是得干好每天的事儿,别想偷懒。”抗战那会儿,清华、北大、南开三家合一块儿成了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工资连吃饭都不够,梅贻琦却主动扔了校长的特权,一家人靠着卖“必胜糕”的小摊维持生活。解放战争以后,他揣着清华的庚子赔款跑到台湾,说啥也不肯动这笔钱,一直到台湾清华大学建起来,才拿去买科研家伙和培养人才。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大佬驾鹤西去了。走的时候,兜里比脸还干净,连医药费都得靠校友们众筹搞定。但你猜怎么着?他那手提包里揣的账簿,沉得跟金子似的,比啥宝贝都值钱。人虽然走了,可那股子硬气劲儿,跟活着时候一样亮堂。“咱们得朝着大佬的境界使劲儿奔,走正道儿!”先生的精神,简直就是给后来人点的指路明灯。

0 阅读:0
墨色流年谣

墨色流年谣

墨色流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