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了!5月15日,上海,地铁上83岁老人强拽年轻人,要求其让座,年轻人:“你这样的大嗓门,这样的态度,我凭什么给你让座呢?”老人:“你家里难道没有老人吗?” 近些年,这种戏码在各大城市的公交地铁上轮番上演,一个小小的座位,倒成了引爆代际矛盾的雷管。当“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碰上个体权利的声张,当疲惫的打工人与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挤在同一节车厢,我们不禁要问,这仅仅是“让”与“不让”那么简单吗? 于是,上海地铁车厢里,一位83岁的老人,为座位的事儿,情绪激动地抓着一个年轻人的胳膊,高声质问:“你家里难道没有老人吗?”年轻人呢,举着手机拍摄,反驳道:“你这么大嗓门,这态度,我凭什么给你让座?” 原来,老人和老伴上车后没瞅见空位,一看不少年轻人坐着刷手机,没人搭理,火气就上来了,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尊老’,素质太差,必须给他们上一课”。于是,他挑了个坐在“爱心专座”上的小伙“开刀”,可这小伙也一肚子委屈:上了一天班累得够呛,而且特烦老人那强硬的态度,本来有点想让的心思,也给气没了! 其实,这事的矛盾点之一,明摆着就是“爱心专座”。上海地铁客服也多次回应过,“爱心专座”是倡导关爱,不是强制年轻人必须让,让不让全凭自觉。可现实中,一些老年人把它当成了“专属权利”,甚至把普通座位也划进了“道德射程”,这就给冲突埋下了雷。 那么,对于这种“爱心专座”引发的磕磕碰碰,说白了,是不同群体对“权利”和“义务”的看法不一样,老年人觉得,“尊老爱幼”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年轻人给老弱病残让座,天经地义。他们觉得自己辛苦大半辈子,理应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而年轻人呢,更多从个人权利出发,觉着自己买了票,就有权坐,让座是情分,不是本分。他们烦透了被“道德绑架”,尤其对方态度再横点儿,更不乐意妥协。有网友就说:“我也是买了票上车的,人老了要有德,年龄大不是你闹事的本钱!”还有人替年轻人叫屈,上了一天班也够累的,凭什么非得让?这种情绪背后,是对某些老年人“倚老卖老”行为的反感。 想想看,要是那位83岁的老人,不是一开始就存着“必须给他们上一课”的心,不是一上来就动手拉人,而是像有人设想的那样,“轻拍肩膀,温和地说一句‘小伙子,我腿脚不太方便,能不能给个座?’”,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这件事一经曝光,在网上,迅速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称道:“这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大爷一开始就好好说话,年轻人应该会让位置的,关键是你上来就这样,谁还没有点小情绪了,为什么要让!” 还有的网友说道:“以前的我们尊老,在公共场所,尊重你是情份。现在的社会现象是:为老不尊,既是坏人变老了,也是老人变坏了,让年轻人情以何堪!!!” 说到底,让座本该是件暖心的小事,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我们每个人都得学学怎么好好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学学怎么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那么,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源:河南交通广播
“不是谁死谁就有理”!2018年9月6日,上海闵行,26岁女子洗脸时淹死在盆里,
【2评论】【3点赞】
用户77xxx39
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老年人最好错开
用户15xxx81
强行让座就不惯着,老了也得问:可以吗?也得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