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缓兵之计,恐怕准备好了,印度最近又开始搞事情,先是在5月13日,硬杠着跟巴基斯坦互相驱逐外交官,紧接着,5月14日更绝,直接关闭大坝,搞得巴基斯坦下游的河床都干了,并声称,之前开闸是为了泄洪,以后巴基斯坦别想得到一滴水。 这驱逐外交官的理由,两边都说对方人员从事 “与身份不符的活动”,说白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背后大概率是情报方面的角逐。 印度这边,现在正值地方选举前夜,莫迪和他的执政党为了迎合国内那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就想通过对巴基斯坦强硬来给自己拉选票。 你想啊,在这种时候表现得对邻国够硬气,多能显示自己有能耐、能保护国家利益啊,这对选票可太重要了。 巴基斯坦那边呢,也不可能在这事儿上认怂,你印度驱逐我一个,我也得对等回应,不然在国际上多没面子,国内民众也不会答应。 这事儿还没完,第二天,也就是 5 月 14 日,印度干了件更绝的事,直接把大坝给关了。 印度关闭了建于杰纳布河上游地区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 这一操作,可把下游的巴基斯坦害惨了,河床都干巴巴地露出来了。 为啥说这事儿严重呢?因为巴基斯坦有 70% 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都得仰仗这条河。 印度这么一搞,就相当于掐住了巴基斯坦的脖子,关乎着巴基斯坦无数老百姓的吃喝拉撒,还有大片农田能不能有水灌溉,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 其实啊,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在水资源上做文章了。 在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后,印度马上就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然后迅速宣布暂停履行《印度河用水条约》,紧接着就关闭了大坝,导致下游巴基斯坦的河流干涸,大量农田面临绝收。 后来到了 5 月 8 日,印度又突然开放了巴格利哈尔水电站的两座水闸和萨拉尔水电站的三座水闸,结果造成巴基斯坦境内出现洪涝灾害,不少村庄和农田都被冲毁,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现在 5 月 14 日,印度又玩起了关闸这一套,这不是明摆着把水资源当成武器,用来对付巴基斯坦嘛。 巴基斯坦也不是好惹的,对印度的这些行为反应很强烈。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早就表态了,水资源对巴基斯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绝对不会在这种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一旦水资源遭到侵害,不排除用军事行动全力反击。 巴基斯坦外长达尔也明确警告过,如果印巴关于水资源问题的谈判解决不了问题,那现在这本来就脆弱的停火局面肯定得受到威胁。 就连俄罗斯专家都赶紧站出来提醒印度,说印度这么做太危险了,很可能引发巴基斯坦的核报复。 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印度直接侵犯了巴基斯坦的生存水源,换做哪个国家,都不会对这种事儿忍气吞声。 从国际舆论来看,印度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不少批评。 联合国相关报告员都指出,印度关闭大坝闸门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里 “公平合理利用水资源” 的原则。 印度这么折腾,背后到底有啥算盘呢?一方面,在之前的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吃了大亏,6 架战机被击落,其中还包括 3 架先进的 “阵风” 战机。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除了在停战前半小时,被印军突然发射百枚导弹狂轰滥炸空军基地,造成 5 名飞行员当场阵亡外,空中损失要小得多。 所以印度这次关闸断水,很可能是想报复,挽回在空战里丢掉的颜面,找回点场子。 另一方面,印度国内现在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内部矛盾也不少,莫迪政府想通过对外强硬,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缓解国内的压力。 但印度这种做法,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可太大了。 南亚地区本来就局势复杂,印巴两国长期以来因为宗教、文化、领土、水资源等问题争端不断。 印度这么频繁地在水资源上做手脚,只会让两国矛盾越来越深,冲突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而且,这种行为还可能引发地区粮食危机,因为巴基斯坦大量农田依赖印度控制的河水灌溉,没水庄稼就长不好,粮食产量一降,影响的可不止巴基斯坦,周边地区的粮食供应和价格都会受到波动。 对于印度这些举动,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 大家都希望印度能冷静下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和巴基斯坦好好解决争端,而不是一味地采取这种激化矛盾的手段。 不然,这南亚地区的局势,怕是要一直这么紧张下去,最后受苦的还是两国的普通老百姓。
意大利总理,真给意大利丢脸气炸了!意大利总理竟是这种人?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