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阿萨德无奈交权半年之后,叙利亚人民终于迎来了回报。为了让国家不再流血,为了让人民摆脱苦难,阿萨德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去年12月,他去了莫斯科,接受俄罗斯庇护,把政权交给了反对派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十年内战就这么结束了,叙利亚进入了“后阿萨德时代”。但说实话,内忧外患的日子却依然还没过去。 半年后的今天,叙利亚像个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的病人,虚弱但还活着,大马士革的街头,普通人脸上写满了希望和不安,废墟一样的城市,流离失所的难民,瘫痪的经济,破碎的信任——这些都是战争留下的烂摊子。
先说经济这块儿,美国倒是把制裁松了松,叙利亚也吆喝着让外国来投资,可真金白银哪儿那么容易进来。十年内战把国家砸得稀巴烂,发电厂炸得剩一半,公路坑坑洼洼跟麻子脸似的,工厂全成了废墟。老百姓兜里没钱,买个面包都得排半天队,物价涨得比火箭还快,一公斤土豆能换半袋面粉。虽说政府说要搞私营经济,可老百姓连糊口都难,哪儿来的钱做生意?外头的投资者也不傻,看着这烂摊子,都在观望。
再说政治上,反对派内部乱成一锅粥。沙拉领导的 “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 想搞伊斯兰政府,可土耳其支持的 “叙利亚国民军” 非要弄世俗政权,两边谁也不让谁。底下的小派系更是各怀鬼胎,有的占着油田不放,有的守着矿山当山大王。政府虽说解散了原来的军队,可新的军队还没成型,那些没被整合的小武装还在到处晃荡,今天抢个村子,明天劫个商队,老百姓出门都得提心吊胆。
外头的麻烦也不少。土耳其借着支持反对派,把叙北部大片地盘攥在手里,说是要建 “安全区”,其实就是想把叙利亚的肉割下来自己吃。以色列更是不客气,阿萨德一倒台,直接派兵占了戈兰高地,还隔三岔五往叙利亚扔炸弹,说是打击恐怖分子,可炸的都是平民区。美国虽说解除了部分制裁,但提了一堆条件,又是让叙利亚跟以色列签协议,又是让赶走伊朗势力,明摆着是想把叙利亚变成自己的棋子。伊朗那边也不好受,以前靠着阿萨德在叙利亚撑场子,现在没了这个支点,在中东的影响力一下子弱了不少,只能干着急。
最苦的还是老百姓。内战虽说停了,可炮弹照样落,导弹时不时来串门。联合国说这半年有 110 多万人流离失所,妇女和孩子挤在破帐篷里,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医院缺医少药,医生都跑国外谋生去了,剩下的几个大夫得同时看几十个病人。学校塌了一大半,孩子们只能在废墟里上课,书本还是十年前的旧版本。更要命的是,极端组织趁着乱又冒了出来,今天在这儿搞个爆炸,明天在那儿劫个人质,整个国家乌烟瘴气。
沙拉政府也不是不想干点实事,又是号召重建,又是招人当警察,可手里没钱没人,啥都干不成。军队整合到现在还没弄利索,那些小武装根本不听指挥,政府说往东,他们偏往西。老百姓对这个新政府也没啥好感,以前阿萨德虽说独裁,可好歹能维持个基本秩序,现在倒好,连面包都买不着,日子过得还不如打仗的时候。
这半年,叙利亚就像个被扒了层皮的病人,虽说暂时保住了命,可浑身是伤,还得面对外头的豺狼虎豹。能不能挺过去,就看沙拉政府有没有本事把烂摊子收拾好,可现在看来,希望渺茫。老百姓天天盼着好日子,可等来的只有更多的苦难,真不知道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