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张家界天门山的一场意外,让被无数人记住“刘安”这个名字。 这位年

墨色山水情未了 2025-05-19 16:51:54

2020年5月,张家界天门山的一场意外,让被无数人记住“刘安”这个名字。 这位年仅24岁的女孩从直升机上一跃而下,却在19秒后偏离航线,消失在镜头中。有人称她为“自由的殉道者”,也有人痛心疾首地质问:“用命换来的自由,真的值得吗?” 刘安这姑娘,跟同龄人不太一样。她好像天生就不是那种安安分分过日子的主儿,对一般女孩喜欢的那些东西,她都提不起劲儿。让她坐那儿弹琴,她宁愿去踩滑板;让她埋头看书,她更喜欢跑去巴厘岛,在蓝天碧海里拿个潜水证。骨子里那股对挑战和自由的劲儿,打小就没停过。 一开始,她也就是试试攀岩、潜水这些,感受一下身体跟大自然较劲的滋味。可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非要往更深的海里钻,往更高的天上飞。 对她来说,极限运动不光是刺激,那是甩开地球引力、甩开恐惧,尝尝纯粹自由是个啥味儿。 她爸妈呢,或许因为工作太忙,没怎么陪她,就把这份愧疚变成了对女儿爱好的全力支持。花钱买最好的装备,眼都不眨;女儿说为了训练,学业缓一缓,他们也点头。就这样,她去了迪拜,高强度练跳伞,硬是跳了五百多次,把恐高症给克服了,还拿了个A级跳伞执照。 放眼国内,能玩翼装飞行的女的,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她算一个。不过,当她把目标锁定在翼装飞行——这玩意儿死亡率高得吓人——的时候,她爸妈再开明,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那种又无力又担心的表情。 可刘安心意已决,甚至撂下狠话:“要是命太短,我情愿烧得最亮堂!” 时间转到2020年5月12号,北京一家传媒公司找刘安去天门山,拍一部翼装飞行的纪录片。刘安在跳伞圈里已经小有名气,跳了六百多次,其中三百次是翼装飞行,这经验条也算够长了。对她来说,这绝对是个露脸、追逐热爱的好机会。 拍摄前,团队把飞行路线都规划好了,理论上讲,这条路相对安全,障碍物也少。刘安对自己这次飞行挺有信心,麻利地穿好翼装,站在直升机舱门口。两千五百米的高空,风刮得呼呼响。她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了天空。 谁知道,跳下去才十九秒,直播画面里,她的飞行姿态就不对了。本来飞得好好的,一下子就偏离了预定航线,而且偏得厉害。跟在后头的摄影师立马觉得不对劲——照她这速度和方向,前头就是天门山的大崖壁,随时可能撞上去! 地面的人急疯了,拿着对讲机喊刘安,让她赶紧开伞。可对讲机里,除了电流的刺啦声,啥回应也没有。她的降落伞,自始至终就没打开。穿着翼装的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直地掉了下去,最后消失在云雾蒙蒙的山里。 她爸妈呢,出事两天前,就查到张家界附近要有冷空气过境,估摸着会下雨,当时就劝刘安,要么推迟,要么干脆别拍了。 可她犟得很,还是走了这条不归路。 意外一出,搜救队立马就动起来了,跟时间赛跑,跟这鬼斧神工的地形较劲。可天门山这地方,搜救起来才知道有多难。树林子密得像迷宫,加上天天下雨,山壁又湿又滑,看都看不远。 更要命的是,刘安为了飞得轻点,身上没带GPS。这下好,搜救范围一下子就大了去了,只能靠无人机在天上扫,地面人员再搞“地毯式”搜索。天气太烂,搜救还被迫停了两天,等雨小了点才继续。整整六天,真是度日如年。 终于,第六天下午,在离起跳点大概两千多米远、海拔九百多米的一处山崖底下,搜救人员找到了刘安的遗体。她被树枝和落叶盖着,身上多处骨折变形,虽然开始腐烂,但脸还能认出来。现场看得很清楚,她的降落伞确实没打开。 她爸妈赶到现场,看到女儿那样子,当场就崩溃了,抱着头哭得撕心裂肺,哭声在山谷里绕来绕去,听着都让人心碎。他们心里是不是也在后悔,要是当初再拦得狠一点,女儿是不是就不会走了? 这场悲剧背后,除了说不清的技术故障和老天爷不给面子,我们还能咂摸出点啥味儿来?是极限运动本身就带着这种躲不开的高风险?还是说,人在大自然面前,你那点技术、那点计划,根本不够看? 就像跟刘安合作过的一个摄影师说的:“我们老觉得技术能把大自然摆平,却忘了山里的风,从来不按剧本吹。” 更让人鼻子发酸的是,刘安她妈后来整理遗物,发现了女儿生前签的遗体捐赠书,还有保险单,受益人那栏,工工整整写着她爸妈的名字。那个看着那么野、那么我行我素的女儿,其实心里一直都装着对家人的爱和责任。 刘安的故事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在于展现自我,追逐梦想固然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应明白,个人的选择不应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学会承担生命的责任,在勇气与理智之间寻求平衡。或许,这才是我们应当思考和探寻的人生真谛。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墨色山水情未了

墨色山水情未了

墨色山水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