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返程时绕道去趟山西祁县乔家堡,为的就是见一见乔致庸。他一身便服平易近人,不等乔行礼,便抓住乔致庸的手,叫了一声“亮大哥”。 乔家大院的门廊下,乔致庸盯着左宗棠粗布衣裳上沾着的尘土,喉咙发紧。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位抬棺出征、威震西域的左大帅,竟真的践诺来了。“大帅折煞小人了!”乔致庸慌忙要跪,却被左宗棠牢牢拽住胳膊:“亮大哥当年雪中送炭,今日左某叫声大哥,是实打实的!” 原来数年前,左宗棠西征新疆,朝廷国库空虚,军饷迟迟不到位。眼看着数万将士要饿肚子,乔致庸一拍胸脯,咬牙变卖商号、抵押田产,凑出三十万两白银送往军营。伙计们急得直跳脚:“东家,这可是乔家半数家底!”乔致庸却把算盘一摔:“没了国土,挣再多银子有啥用?” 此刻,左宗棠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里头是几块风干的牛肉干:“亮大哥,这是在戈壁滩上常吃的口粮,今日咱们就着它叙旧!”两人盘腿坐在乔家书房的地上,左宗棠说起西征路上的生死时刻——将士们啃着冻硬的窝头冲锋,战马陷进黄沙再也没出来。乔致庸听得眼眶泛红,忽然发现左宗棠鬓角的白发比三年前多了大半。 “若不是大哥的银子,怕是等不到收复伊犁那天。”左宗棠把酒碗重重一放,“那些洋商趁火打劫,唯独你乔家分文利息不要。这等家国大义,叫我如何不敬佩?”乔致庸慌忙摆手,掌心的老茧蹭得碗沿沙沙响:“大帅抬举了!当年您抬着棺材出关,乔某不过略尽绵薄!” 日头西斜时,左宗棠起身告辞。乔致庸追出门,见大帅的马车上绑着两袋胡麻种子:“这是西域的稀罕物,带回去给孩子们种种。” 马蹄声渐远,乔家上下望着那道尘土飞扬的车辙,好半天才回过神——原来名震天下的左大帅,也会记得谁在他最难的时候拉过一把。 这段将相遇商人的故事,就这样成了晋商故里代代相传的美谈,也让人看到,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总有些超越身份的情义,支撑着家国的脊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返程时绕道去趟山西祁县乔家堡,为的就是见一见乔致庸
琴音入梦来
2025-05-18 19:50: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