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俄罗斯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近来阐述了自己对北约和俄罗斯的观点。他表示:“北约创立的目的在于遏制俄罗斯。随后我们耗费了20多年的时光试图让俄罗斯欧洲化。然而俄罗斯却决意抛弃这一切,企图恢复其帝国。我们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到本世纪末,我们将变得更为强大,而俄罗斯将会承受可怕的遗留问题。” 波兰外长的这份外交“诊断书”堪称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之作——先是用北约这把“手术刀”对俄罗斯进行解剖教学,接着又拿出欧洲化的“童话绘本”缅怀过去,最后以“帝国临终预言”告终。这般叙事逻辑的跳跃性,就如同让北极熊跳芭蕾,还指责它跟不上节奏。 “北约成立是为了遏制俄罗斯”——这一开场白坦率得让人动容,好似猎人讲“我挖陷阱是为了和兔子交朋友”。当西科尔斯基把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伪装成“防熊栅栏”时,却忘了质问:为何30年来北约的“栅栏”一直在向东推进?华约解散后北约却扩张了三倍,这种“防御性扩张”的矛盾,就像是宣称防火却不断浇汽油。 所谓“20年的欧洲化努力”更是一部一厢情愿的浪漫喜剧脚本。西方的精英们妄图用麦当劳和宜家来改造俄罗斯的帝国基因,结果发现这个国家既想获取欧洲的科技,又不愿舍弃自身的文明认同。这种矛盾就像是要求野兽既保留野性又要学会使用刀叉进餐——当俄罗斯在2014年掀翻“欧洲化餐桌”时,布鲁塞尔的政客们才惊觉自己喂养的可能是一头不愿被驯服的西伯利亚虎。 最出彩的当属“俄罗斯决定恢复帝国”的道德评判。这里隐含着一个极为巧妙的历史错位:当北约东扩被包装成“民主快递”时,俄罗斯的地缘反击就成了“帝国复辟”。这种叙事把国际政治简化成了superhero电影——西方永远是打着领带的救世主,而克里姆林宫必然戴着黑色眼罩。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哪个主权国家会眼睁睁看着导弹防御系统逼近咽喉,就像没人会感激邻居把防盗门装在自己卧室墙上。 结尾的“世纪末预言”显露出战略焦虑的本质。将俄罗斯的未来判定为“可怕的遗留问题”,却掩盖了西方自身的顽疾:北约这个“冷战养老院”需要不断制造假想敌来证实续费的合理性。所谓“更强大”的豪言,听上去就像健身房推销员承诺“续卡30年就能拳打北极熊”——但历史表明,过度扩张的军事同盟往往比敌人更早患上骨质疏松症。 西科尔斯基的发言与其说是战略分析,不如说是一支夹杂着悔婚怨念和胜利主义幻想的探戈。当西方把地缘博弈包装成“教化野蛮人”的文明使命时,实际上暴露的正是自身难以治愈的救世主情节。或许应该提醒这些当代传教士:在要求俄罗斯忏悔“帝国原罪”之前,先查看一下北约地图上那些新增的军事基地坐标——毕竟,没有哪个帝国会承认自己正在构建帝国,就像没有哪个外科医生会承认自己其实是屠夫。
俄罗斯为何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地区? 其实说白了,俄罗斯根本守不住远东,就算
【1评论】【5点赞】
用户79xxx34
[爱心][爱心][爱心]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