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震荡背后的“顶层棋局”:
华润系减持与国资话语权强化
2025年4月,山西汾酒董事会“换血”引发行业震动:华润系董事陈鹰、余忠良离职,新任总经理武跃飞(原朔州市副市长)与华润创业总裁王彦等人组成新班底。此次调整被解读为“国资控场、华润退居资源协同”的关键信号——汾酒集团董事席位增至4席,华润系持股比例微降至10.5%但仍承诺“长期持股”。
武跃飞的政商背景被寄予厚望:其主政汾阳期间曾力推“世界最大清香白酒基地”建设,如今或将加速汾酒在山西及周边市场的政企资源整合。而华润系新提名的王彦(财务专家)与支喆(数字化专家),则瞄准高端化与渠道数字化两大痛点,试图以“资本+产业”双轮驱动破局。
02
青花20:
从“性价比之王”到次高端杀手锏
长江商学院宴席用酒的选择,折射出青花20的爆发逻辑:“600元价位段、高端局里的性价比王者”。数据显示,2024年青花20在合肥、武汉等市场增速超20%,新疆甚至因控货出现断货潮。其成功密码有三:
精准卡位次高端:400-500元价格带避开茅台、五粮液千元厮杀,主打“商务宴请不丢面子”的务实需求;
利润驱动渠道:终端利润超40元/瓶,经销商积极性高涨,形成“控价-稳利-放量”正循环;
文化赋能品牌:通过“行走的汾酒”“青花盛宴”等活动,将6000年酿造史转化为“高品质生活”符号。
业内预测,青花20有望在2025年突破百亿规模,成为继飞天茅台、普五之后的第三大超级单品。
03
年轻人“自来水”狂欢:
抖音14亿播放背后的年轻化革命
当Z世代在抖音用“桂花汾酒”“汾酒+可乐”解锁“神仙喝法”时,传统白酒品牌与年轻人的次元壁正在瓦解。2025年大家都爱汾酒挑战赛累计播放量破14亿,三大策略引爆社交裂变:
场景破圈:从家庭调酒到全家欢场景,覆盖“父子共饮”“闺蜜微醺”等新消费形态;
颜值经济:青花瓷瓶身设计+灯光下微黄酒体,成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社交货币”;
性价比锚点:50元黄盖玻汾抢占“口粮酒”心智,成为年轻人白酒启蒙首选。
汾酒红遍短视频的广告语
数据显示,2024年汾酒线上消费者中25-35岁群体占比达47%,青花30复兴版年轻白领复购率增长82%。
04
资本市场的“清香信仰”:
净利润7倍增长与港资疯狂加仓
“汾酒速度”正在改写财务曲线:2018-2024年,营收从94亿飙升至360亿(+281%),净利润从15亿跃至122亿(+712%),超越洋河跻身行业前三。香港结算公司连续增持,2025年一季度持股比例达3.85%,市值近百亿,被视作“国际资本押注清香品类”的风向标。
华润系的战略协同亦功不可没:2018年入股后,玻汾借华润万家渠道打入全国,省外收入占比从35%提升至60%。即便近期减持0.52%,其“长期持股”承诺仍为汾酒高端化与国际化预留想象空间。
05
三年超五粮液?三大挑战与两大底气
知名营销专家申晨“三年超车”的豪言并非空谈,但汾酒仍需直面:
挑战:
千元价格带攻坚:青花30复兴版(千元档)规模仅40亿,不及五粮液普五零头;
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增速(74.9%)远超营收(17.25%),全国化扩张成本承压;
库存隐忧:应收款项融资达43.59亿元,行业库存周期拉长或加剧回款风险。
底气:
品类红利:清香型市占率从11%升至20%,消费者对“纯净口感”偏好上升;
战略纵深:“省内控量增值+省外扩容升级”策略下,2025年省内外目标营收比4:6,青花40等超高端产品已启动培育。
结语:
一场“活态文化”引领的产业跃迁
从武跃飞的政企资源整合,到青花20的次高端突围,再到年轻人的“调酒狂欢”,汾酒的逆袭本质是“文化价值+品类创新+资本杠杆”的共振。正如网友所言:“汾酒喝得好,生活没烦恼”——当一瓶酒能同时满足面子、里子、社交与情怀,其冲击行业第二的野望,或许比想象中更接近现实。
用户10xxx92
医用汾怎么这么恶心,他不知道现在很多人讨厌坟酒吗,真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