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换位思考!”男子上着班,收到父亲病危通知,急忙跟领导请假,但公司没及时批复,男子担心父亲病情,提前离开。不料,10天后,男子回来上班,被告知已被开除,无奈之下,男子将公司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了!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和环球网2025年5月17日报道 男子上班时突然接到父亲脑梗病危的消息,他急忙向公司提交请假申请,却卡在了领导签字的流程里。 总经理把请假条随手一丢,说了句“放桌上就行”就埋头工作,人事部更是警告他:“没签字就离岗算旷工,连续旷工直接开除!” 一边是重症监护室里命悬一线的父亲,一边是冷冰冰的公司制度,严先生咬咬牙登上回老家的火车。 等他把父亲安顿好,时隔半个月回到公司时,等待他的却是一纸解雇通知书。 这件事闹上法庭后,细节一点点被揭开。 原来严先生离岗前多次找人事沟通,返岗当天还带着父亲的病历和车票找领导解释,可公司咬死“没走完流程就是旷工”。 法官拿出公司的《员工手册》,发现这份用来开除员工的制度根本没经过职工讨论。 最终法院判公司赔了6万多,因为“员工家里出这么大的事,请假合情合理,公司死守流程没人性”。 这件事给所有打工人都提了个醒。遇到紧急情况请假,光嘴上说不行,得有证据。 比如严先生保存了医院诊断书、火车票,还有和人事的沟通记录。 要是公司拿《员工手册》压人,记得问他们要职工大会的签字记录——很多公司的制度根本没经过这关,打官司时就成了纸老虎。 当然,咱们也得守规矩,请假前尽量按流程走,实在来不及也要第一时间打电话、发消息报备。 公司方面也该长点教训。制度是人定的,总得留点人情味。 有些企业就聪明,规定紧急情况可以先休假后补手续,或者每年给两三天应急假。 这样既防有人钻空子,又不会寒了员工的心。 要我说:今天为了张请假单开除员工,明天损失的可不止六万块。 毕竟谁家没个急事?把员工逼到在工作和家人之间做选择的公司,迟早留不住人。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请假回家探亲,结果假期快到时间时,她给医院写信
【42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