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阎锡山等14人,乘坐的飞机,遇寒流无法上升,陈立夫劝阎锡山:“你的十几箱金条,超载了,飞机需减重。”谁知,阎锡山的做法,让陈立夫非常恼火。最终,他只能在不通电的荒郊终老。
那时候,国民党的败势已成定局,而阎锡山选择了跟随蒋介石到台湾去。
而这时候的阎锡山已经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军阀了,战败之后,他手底下已经没什么人了,跟着他的大部分都是他心腹。
除了这些,他有的,也就是在山西时积攒的那些钱财,只剩下这些的阎锡山自然不愿意就这么放弃这些东西。
实际上蒋介石对阎锡山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微妙的,在阎锡山手上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对阎锡山是警惕的。
因为阎锡山已经有些威胁到他的地位了,他也担心阎锡山会不安分,因此,即便是关系最好的时候,他也没有对阎锡山放松警惕。
所以,阎锡山说是国民党元老,但其实他的一切话语权,更多的是靠着自己的地位在那里撑着。
所以在他的部队没有了,身边的人也只剩那么些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收好他还拥有的东西。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阎锡山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还死活不愿意把金条放下了,因为这已经是他为数不多拥有的东西了,自然不愿意就那么放下了。
当时因为飞机遇上了寒流,再加上飞机超重,不得已之下又飞到了成都。
陈立夫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立即就劝说阎锡山把金条扔下些,毕竟在他看来,金条再多,也是比不上一条人命的。
而且当时飞机上的,大都是蒋介石的人才,少一个他回去都没办法交差。
不过阎锡山在听了陈立夫的话之后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把金条给撇下,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无动于衷。
他表示,如果到了台湾之后,蒋介石愿意把他损失的金条给补回来,他就愿意把金条给扔下一部分。
他的态度很明显,反正他到手的金条数量不能有变化,不过这样的要求陈立夫怎么可能答应,最终实在没办法,阎锡山就把他带着的一些厨子之类的给抛下了。
因为飞机减重了,之后起飞倒是没有再遇到什么问题,但是阎锡山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被陈立夫给狠狠记恨上了。
毕竟当时的情况还是非常危险的,而阎锡山的做法,可以说是差点就让他回不来了。
这可是生死大仇,陈立夫对阎锡山也是又气又恼,于是,在到了台湾之后,立即就向蒋介石告状。
把阎锡山宁愿让他们一行人都陷入危险之中,也要带着那些金条的事情说了。
这就是属于纯纯的上眼药了,不过这波眼药上的还是很成功的,蒋介石因为陈立夫的那些话,本就不怎么待见阎锡山的他更加不待见他了。
而且那时候阎锡山本身其实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如果阎锡山是蒋介石的心腹,他就算不喜对方了,也不会做的太明显。
但阎锡山不是啊,只能说是空有一个国民党元老的名头,却并不得蒋介石的心腹,在去了台湾之后,蒋介石对他的态度也是急转直下。
一开始还给了他一个闲职,虽然被排出了权力中心,不过这些对于阎锡山来说其实也还好。
不过没多久,阎锡山就到了只能辞去职务的地步,之后的生活,他基本上就全靠当初带上飞机的那些金条来过活了。
虽然曾经的部下很多都已经不在了,但是阎锡山身边还是有五十多个心腹的,即便是在阎锡山落魄了的时候,他们也依旧没有离开。
而阎锡山和他的那些心腹的生活更是全靠那些金条,又或许,他早就意识到了蒋介石靠不住。所以才会说什么都要带着那些金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