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东北一名女孩因车祸成了植物人,亲生父母一走了之。一名素不相识的护工却

舒朗聊平安 2025-05-17 01:51:49

2004年,东北一名女孩因车祸成了植物人,亲生父母一走了之。一名素不相识的护工却在这时站了出来,将女孩带回家悉心照料。奇迹发生后,女孩醒来,对护工说了一句话令无数人落泪。

2012年的浙江仙居县,项菊香正像往常一样为宋雨薇按摩康复。八年了,这位从植物人状态中逐渐恢复知觉的东北女孩始终没有说过一个完整的词语。突然,一个微弱却清晰的声音打破了房间的宁静:"妈"。 这一刻,项菊香怔住了,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她抱住宋雨薇,这声简单的呼唤,承载着她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然而,故事并非从这温暖的一幕开始。倒回2004年,宋雨薇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孩,从黑龙江来到浙江工作。5月9日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一辆失控的汽车向她驶来。她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撞倒在地。幸好路人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将她送往医院。 医生们经过初步检查,脸色凝重:"颅脑严重损伤,多处骨折,内脏出血。"经过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医生们勉强稳定了宋雨薇的生命体征,但诊断结果令人心碎——她已成为植物人,醒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肇事司机在看到地上的血迹后选择了逃逸。最初一个月,他按时支付了医疗费,但随后便电话空号,彻底消失。医院通过宋雨薇的随身物品联系到了她的父母,他们心如刀绞地从东北赶来。 面对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的女儿,宋雨薇的父母泪流满面。但当医生谈及未来漫长的治疗费用和渺茫的康复可能时,他们脸上的表情从悲痛变成了挣扎。最终,留下3000元后,他们悄然离开,再无音讯。 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项菊香走进了宋雨薇的生命。作为医院的临时护工,照顾昏迷病人本是她的分内工作。但当得知这个年轻女孩被亲人和肇事者双重抛弃后,她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项菊香的家境并不富裕,她和丈夫住在仙居县一个简陋的房子里,靠她在医院做护工和丈夫在工地干苦力维持生计,还要抚养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可面对无人问津的宋雨薇,她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自己掏钱为宋雨薇垫付手术费。 她细心地为宋雨薇擦拭每一寸皮肤,耐心地按摩她的四肢防止肌肉萎缩,甚至在昏迷的宋雨薇耳边轻声说话,播放音乐,希望能唤醒她沉睡的意识。在项菊香坚持不懈的照料下,宋雨薇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虽然仍未醒来,但已有了微弱的意识反应。 2005年初,浙江仙居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里,聚满了前来劝阻的村民。他们七嘴八舌地劝项菊香不要做傻事:"你自己家都困难成这样了,还想收养一个植物人,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而就在几个月前,项菊香的丈夫周建庆在工地上突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他左半身已经完全瘫痪,基本失去了工作能力。这对于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众人的劝阻,项菊香却坚定地说:"人家命都在我手上了,咋能说不管就不管?"经过反复劝说,丈夫和两个儿子终于同意了她的决定。就这样,项菊香将宋雨薇接回了家,并办理了正式的收养手续。 照顾一个植物人并非易事。每天,项菊香都要为宋雨薇擦洗身体,防止褥疮;帮她翻身,避免肌肉萎缩;喂水喂食,维持基本营养;清理大小便,保持卫生。冬天为了节省水电费,她常常抱着宋雨薇的尿布和被褥到附近的溪边清洗,即使溪水冰冷刺骨,她也从不抱怨。 长期的辛劳让项菊香的身体每况愈下。她的关节落下病根,手腕因频繁用力而变形,手指一度无法伸直。经济压力也日益沉重,她不得不在照顾丈夫和宋雨薇之余,利用任何空闲时间打零工。有时在深夜去餐馆洗碗,有时清晨到菜市场搬运蔬菜。 2008年,项菊香的父亲建议尝试针灸来帮助宋雨薇康复。于是,她开始向父亲学习简单的针灸手法。为了确保不会伤害到宋雨薇,她先在自己的手臂上实验,直到手臂上布满针孔和淤青。每晚,她都会坚持为宋雨薇施针,同时按摩她的四肢,希望能刺激神经恢复。 2010年的一个早晨,项菊香在例行护理时,忽然察觉到宋雨薇的脚趾轻微颤动。她立刻喊来医生确认,医生惊讶地说:"这在医学界可以算是奇迹了!"从那一刻起,项菊香的照料更加细致。白天带着宋雨薇晒太阳、放音乐刺激感官,晚上坚持针灸和按摩。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12年初得到了回报。那天,项菊香像往常一样在照顾宋雨薇,突然听到一声微弱的"妈"。这是宋雨薇陷入昏迷八年后说出的第一个词,虽然声音微弱,但足以让项菊香喜极而泣。 从此,项菊香每天都帮助宋雨薇做语言康复训练,教她说简单的词语如"我"、"饿"、"痛"。半年后,宋雨薇已经能说出简单的短句。项菊香又开始训练她的肢体功能,每天扶着她站立、尝试迈步。每次康复训练,宋雨薇疼得满脸是汗,但项菊香总是鼓励她:"坚持住,再试一次!" 经过多年的康复训练,宋雨薇终于能够在轮椅和扶持下行走几步。她的记忆虽然大部分已经消失,但她始终记得一件事:"妈妈对我好,我得学会照顾自己。"

0 阅读: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