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美领导人首次会面,毛主席送给尼克松十二字墨宝:“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尼克松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代表团也面面相觑,教员到底意有何指? 1972年2月21日,这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美两国的领导人迎来首次会面,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尊重,尼克松从美国带来了各种精美礼物,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毛主席亲自提笔,为尼克松写下十二个大字,然而尼克松并没理解毛主席的意思,那么毛主席到底书写了什么内容呢?这十二个字又代表了毛主席怎样的心意呢?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由于担心新中国会成为苏联的一大帮手,因此从各个方面百般阻挠新中国发展,这也导致新中国刚刚成立就深陷困境,也正因如此,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差,以至于双方看谁都不顺眼。 然而世界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没料到美国居然在冷战中落入下风,更没有想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跌入低谷。此时所有人都知道,中美两国迎来了春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的高层人员开始不断接触。
在尼克松待选期间,就多次对中国发出友好信号,成功竞选总统之后,更是言随其行,不断与中国释放积极信息,并且通过美国记者斯诺,向中国领导人传递友好信息。1971年4月,著名的“乒乓球外交”拉开了中美两国数十年的隔阂,之后的7月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开创了条件。 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就向世界宣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自己要访问中国。此消息一出,全世界都为之骇然,人们没想到美国总统会首先访问中国,足以看出他对中美两国的友好发展有多看重。 1972年2月21日,北京时间十一点半,周总理在北京机场亲自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到达中国后,就被中国的真心感动了。他看到了在机场上空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看到了360人的超豪华仪仗队,他看到了正在迎接自己的周总理。 而此行尼克松也是精心计划,他熟悉中国不同阶段的风俗,赏析中国诗词,学习使用筷子,当然最精心的,还是尼克松为毛主席准备的私人礼物和国礼,其中包括麝牛、黄金等各种天地珍宝,周总理也是以大熊猫、大红袍茶等珍贵国礼回赠,然而尼克松想要的却不是这些,他想要一幅毛主席的字!
听到尼克松的请求,毛主席欣然接受,当即写下十二个大字“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这几个字意有何指呢?尼克松不知道,美国代表团不知道,于是只能纷纷猜测。一部分美国学者认为“老叟坐凳”是说美国称霸世界已久,“嫦娥奔月”说明中国正在崛起,而“走马观花”是说尼克松短期访问,只能浅浅的看一下中国的表面,无法接触到中国的内心。 很显然美国学者是在歪曲毛主席的意思,作为一个礼仪大国,我们的主席又怎么会在会面的时候用字嘲讽尼克松呢?那么毛主席的十二个大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是老叟坐凳,这里的老叟是毛主席自称,毕竟毛主席的年龄要比尼克松大不少,所以自称老叟也是不为过。这四个字是说明中国与美国建交的决心,不管外界会施加多少阻挠,中国都会以一片赤诚之心对待美国。 再就是嫦娥奔月,这四个字是借用古典,来夸赞尼克松的。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反对与中国建交,而尼克松则是力主与中国建交,也算是冲破原来的规则限制,破除原先的观念,这一点与嫦娥奔月反对夫权有些相似。 最后就是走马观花了,这表示毛主席希望中美建交是一个长久的建交,希望美国以后对中国多加了解,两国在合作中走向成功。 不得不说,咱们的毛主席仅用短短的十二个字,就将自己的期望表达的一清二楚,也希望现在的美国人能牢记中美老一辈领导人的约定,让中美关系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