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长杨文荣出来说实话了!杨文荣表示,在东南亚,没有国家想让中国成为敌人,但也没有国家想让中国太靠近,因为中国太大了,如果距离中国太近,就会失去独立自主。所以在东南亚,有一种平衡大国关系的深层本能。但东南亚国家能够应对一个崛起的中国,从中国市场获益,同时又能以某种形式与中国保持一定距离。
新加坡前外长杨文荣的话,其实戳中了东南亚国家的小心思。你想想,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摆在那儿,东南亚国家要是跟中国走得太近,难免担心被 “虹吸”,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但要是跟中国闹掰了,又舍不得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所以,他们就琢磨出一套 “平衡术”,既要从中国赚钱,又得跟中国保持点距离,免得被美国等其他大国盯上。
就拿东盟来说,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 15 年都是,像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这些项目,都是中国出钱出力建的,确实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另一方面,美国又是东盟最大的投资来源国,2022 年美国对东盟投资 370 亿美元,比中国多了一倍多。所以,东盟国家心里很清楚,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但安全上还得跟美国打打交道,免得被当成 “中国的小弟”。
具体到每个国家,情况又不一样,比如越南,他们跟中国在南海有争议,但又不想彻底闹翻。所以越南搞了个 “竹子外交”,意思就是像竹子一样,虽然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但风停了还能挺直。
在中美贸易战的时候,越南一边跟美国谈零关税,一边又跟中国签了 “3+3” 对话机制,在高科技领域合作。这种两边都不得罪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平衡术。
再看看菲律宾,马科斯上台后,在安全上几乎倒向了美国,允许美国在菲律宾建军事基地,还跟美国搞联合军演。
但经济上,中国还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菲律宾的香蕉、榴莲很多都卖到中国来。所以,菲律宾一边在南海跟中国较劲,一边又在经济上拼命讨好中国,生怕被中国 “拉黑”。
印尼的做法更有意思,他们一方面欢迎美国介入南海,想借美国的力量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又不想跟中国彻底翻脸,毕竟中国是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
印尼总统苏西洛就说过,印尼要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既要利用美国平衡中国,又不能让中国觉得被孤立。这种 “脚踏两条船” 的策略,其实挺考验外交智慧的。
新加坡作为东盟的 “小诸葛”,更是把平衡术玩得炉火纯青,他们允许美国使用樟宜海军基地,还跟美国签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同时又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合作伙伴。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就说过,新加坡要在中美之间 “骑墙”,既要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又要维护与美国的战略关系。这种策略让新加坡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两边都不得罪。
不过,东南亚国家的这种平衡术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美国近年来搞 “印太战略”,拉拢东南亚国家围堵中国,给他们施加了不少压力。比如美国在南海搞 “自由航行”,还拉着澳大利亚、日本搞 “奥库斯” 联盟,想把东南亚国家绑上自己的战车。
但东南亚国家心里明白,跟美国走得太近,可能会得罪中国,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大多采取 “口头上支持,行动上敷衍” 的策略,既不公开反对美国,也不真的跟中国撕破脸。
中国也不是吃素的,早就看穿了东南亚国家的小心思,所以,中国一方面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RCEP 等机制,加强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让他们尝到甜头;另一方面,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克制,积极推动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比如,中国跟东盟国家搞了 “南海联合开发”,在争议海域共同勘探油气资源,既维护了自己的主权,又照顾了东盟国家的利益。
总的来说,东南亚国家的这种平衡术,其实是一种 “夹缝中求生存” 的智慧,他们既不想得罪中国,又不想被美国控制,只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
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能让他们左右逢源,但长期来看,也可能让他们陷入 “两边不讨好” 的尴尬境地。
不过,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可能是他们唯一能做的选择了。
看的最远的地方
骑墙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