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一仗印度恐怕五年内都翻不了身?其实原来印度的剧本是这样设计的:先把巴基斯坦揍趴下,证明自己的统战价值,同时证明中式武器依然落后于欧美武器,这样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要求美国及其盟友转移产业链和技术,印度顺理成章的接收中国转移走的全球产业链,印度发展10年超越中国,成为与美国并肩的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 印度精心策划的“辛杜尔行动”,原本想靠70多架战机的突袭打巴基斯坦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被巴方用中国提供的PL-15E导弹揍得灰头土脸。 5架战斗机加1架无人机被击落,阵风战机这种号称“欧洲最强4.5代机”的装备,在实战中被证明根本扛不住中式防空体系的压制。 更尴尬的是,西方媒体一边倒地批评印度空军战术失误,连法国达索公司都默认了战损事实,这让印度想通过战争证明“欧美武器优势”的算盘彻底落空。 国际军火市场的买家这下心里有数了:连巴基斯坦都能轻松拦截印度的先进战机,谁还敢高价买印度的“万国牌”武器? 而美国对印度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特朗普公开反对苹果在印度建厂,直言“印度关税太高,根本不适合投资”。这背后是美国对印度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一个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的国家,怎么可能成为“印太战略”的可靠支点? 更要命的是,印度在冲突后拒绝承认美国的“调停功劳”,彻底惹恼了白宫。原本承诺的产业链转移成了空头支票,美国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印度市场的风险。 苹果虽然还在印度生产iPhone,但70%的核心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印度本土供应商只能做做螺丝、包装盒这类低端配件。这种“组装厂”模式,根本带不动印度的制造业升级。 经济层面,印度更是雪上加霜。军事行动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2024年外汇覆盖率已经降到85%,卢比对美元贬值18%。政府债务占GDP的89%,每年光利息支出就占财政收入的28%,根本没钱搞基建和产业升级。 原本指望靠关税谈判争取的美国技术转移,现在也黄了。更麻烦的是,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常年卡在15%左右,物流成本高得离谱——港口货物滞留时间比中国长两倍,这让那些想转移产业链的企业望而却步。就算苹果再怎么扩产,印度也成不了下一个“世界工厂”。 地区影响力方面,印度算是彻底栽了跟头。冲突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存在反而加强,印度的“大国形象”碎了一地。 更严重的是,印度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开始边缘化。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内部,其他成员国对印度的冒进政策越来越不满,原本想通过军事胜利争取的话语权,现在变成了孤立无援。 连俄罗斯都开始减少对印度的能源优惠,转而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印度的“左右逢源”策略彻底失效。 最致命的是,印度的国内矛盾被彻底激化。莫迪政府为了掩盖军事失败,搞了个长达11天的“胜利游行”,结果被媒体曝光前线士兵连基本装备都短缺,腐败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青年失业率超过23%,1.2亿底层劳动者陷入极端贫困,这种情况下,政府还要挪用本就紧张的财政去填军费窟窿,民生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说白了,印度这场仗把自己的家底全赔进去了。军事上证明了自己的无能,经济上失去了国际信任,地区影响力大幅缩水,国内矛盾又集中爆发。 五年内,印度能把这些烂摊子收拾利索就不错了,还谈什么超越中国?这场战略误判,恐怕要让印度在国际竞争中掉队整整一代人。
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喊话印军:给我们93000支步枪,教你们怎么打巴基斯坦!印巴
【10评论】【11点赞】
暖风
还有伊朗小舔狗 三哥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