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外国人问李玉刚:“你们国家有一个词,叫‘贱骨头’,您觉得您是吗?” 一时间场面尴尬不已,主持人撒贝宁赶紧圆场,不料这个友人根本不听。 当时刚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的李玉刚受邀参加节目,席间有位外国观众突然抛出尖锐问题,用带着挑衅意味的"贱骨头"一词当众发难。 突如其来的插曲让原本轻松的录制现场瞬间凝固,连经验老道的主持人撒贝宁都难得地露出错愕神情。 那天李玉刚正分享着自己从东北农村走向国际舞台的艰辛历程,讲到年少时睡过桥洞、在夜场跑龙套的经历时,台下不少观众都红了眼眶。 正当大家沉浸在励志氛围中时,观众席里突然冒出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子提问:"您觉着自己算不算贱骨头?" 此话一出,当时导播间里的空气都跟着凝固了,撒贝宁反应最快,立刻打圆场说对方可能想说"硬骨头",还特意放慢语速重复了两遍。 没曾想那个外国青年根本不接茬,摆明是要看李玉刚当众难堪。 不过,事情还是没有按照他所想的发展,李玉刚非但没露怯,还笑着夸这老外"中文词汇量挺丰富",接着正色道:"人活着就得有尊严,没这份骨气撑不到今天,只不过我把这股劲儿都攒在心里头,不跟外界的闲言碎语较劲。" 撒贝宁这时候也回过味来,顺着话茬补了句:"要这么说,咱们文化里确实需要这种认准道路不回头、百折不挠的'硬骨头'精神。" 两位当事人默契配合,愣是把难听的贬义词掰成了褒义词,台下观众这会儿也醒过神,掌声哗啦啦响成一片,倒把挑事的外国小伙晾在当场干瞪眼。 了解李玉刚的人都知道,这番应对绝不是临时起意,从他在《星光大道》凭反串表演一鸣惊人,类似的非议就没断过。 有人说他男不男女不女,有人笑他装腔作势,更过分的直接往他演出服上泼墨水。 可他硬是咬着牙扛下来,愣是在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之间趟出了条新路。 而他的看家本领,那手"双声唱法"确实独步江湖,他能用男声唱完京剧段落,转脸又用女声接上流行旋律,跨越性别的艺术表达在当年可是新鲜玩意。 央视戏曲频道的老编导记得,当年台里审节目时,好些专家都挠头:这该算流行歌手还是戏曲演员?最后还是时任台长拍了板:"艺术创新总得有人试水。" 事实证明这步棋走对了,李玉刚带着改良版《贵妃醉酒》登上悉尼歌剧院那回,金发碧眼的老外们看得眼都直了。 谢幕时有个澳大利亚老太太抓着翻译问:"刚才那位女士怎么没出来谢幕?" 当听说全程都是同一个人表演,老太太惊得直在胸口画十字,这事后来成了业内美谈,都说他给中国传统艺术挣了脸面。 不过风光背后吃的苦头,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早年间在夜场讨生活时,他经常要带着满脸油彩赶场子。 有回寒冬腊月里,他顶着大雪连跑三家场子,到家才发现戏服冻成了冰铠甲。 最艰难的时候,他住过每月80块的地下室,吃饭就着自来水吃干馍,但这些都没磨掉他眼里的光。 2016年,《刚好遇见你》火遍大街小巷,这首歌在音乐平台创下十亿次播放量,广场舞大妈们更是把它当成了新宠。 有乐评人调侃,这歌的传播力度堪比当年的《小苹果》,不过他自己倒挺淡然,他说这首歌其实是唱给所有在困境中坚持的人:"遇见再多坎儿也别怂,挺过去就是新天地。" 但话说回来,撒贝宁那天临场应变也是绝,后来他在采访里透露,当时耳机里导播都快急疯了,连喊"切广告切广告"。 但他瞄见李玉刚气定神闲的样儿,心里就有底了,"玉刚这些年什么阵仗没见过?这点小风浪根本晃不动他。" 事实证明主持人的判断没错,这场突发危机反倒成了节目亮点,收视率还往上蹿了俩点。 这事过去十多年,当年那个挑刺的外国小伙早没了音讯,倒是有网友翻出节目视频做成励志集锦,弹幕里飘满"这才是文化自信"的点赞。
2013年,一外国人问李玉刚:“你们国家有一个词,叫‘贱骨头’,您觉得您是吗?”
粉樱萌娃
2025-05-15 11:03:23
0
阅读:127
用户10xxx40
李玉刚这个假太监,是贱骨头没错,看他不男不女的,毁人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