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歌手,看看你最喜欢谁? 1. 周杰伦 2003年《东风破》开创“中国风+R&B”模式,此后《青花瓷》《发如雪》等被收入语文教材,成为文化符号。 累计获得15座金曲奖(历史第一),4次“世界音乐大奖-亚洲最畅销艺人”。 专辑《七里香》亚洲销量超350万张,2004年《无与伦比演唱会》至今仍是华语演唱会标杆。 自导电影《不能说的秘密》豆瓣8.1分,综艺《中国好声音》导师,打破音乐人跨界天花板。 2. 林俊杰 连续9年受邀献唱央视春晚,2015年《梦想的声音》中即兴改编《女儿情》封神,被誉“行走的CD”。 为张惠妹写《记得》、陈奕迅写《阴天快乐》、S.H.E写《一眼万年》,展现全能创作能力。 2020年《幸存者·如你》专辑实验电子元素,同时单曲《Stay With You》疫情期间免费发行传递正能量。 创立音乐制作公司“JFJ Productions”,培养新人如BY2(早期)。 3. 蔡依林 2006年《舞娘》将体操与流行舞结合,成为首位靠舞曲获金曲奖“最佳女歌手”的艺人。 2018年《玫瑰少年》取材台湾叶永鋕事件,推动LGBTQ+平权,获金曲奖“年度歌曲”。 2014年《PLAY我呸》MV以荒诞剧情讽刺社会现象,提名美国MTV音乐录影带大奖。 从“少男杀手”转型“大艺术家”,连续20年入围金曲奖,打破女歌手事业周期律。 4. 陈奕迅 2000年代香港乐坛衰退期,凭《K歌之王》《浮夸》等重振粤语歌影响力,被称“第三代歌神”。 2010年“DUO”世界巡演历时2年3个月、共演66场,台北小巨蛋连唱7场破纪录。 与作词人黄伟文、林夕深度合作,《十年》《最佳损友》等成为时代情绪注解。 2016年数字单曲《I Do》上线24小时销量破百万,证明传统歌手在流量时代的生命力。 5. 孙燕姿 2000年首张专辑《孙燕姿》狂卖30万张(台湾地区),与周杰伦并列金曲奖“年度新人”双黄蛋。 《遇见》被王家卫电影《蓝莓之夜》选为中文主题曲,《天黑黑》成80后青春记忆符号。 2003年暂别歌坛引发媒体“孙燕姿现象”大讨论,复出专辑《逆光》仍横扫亚洲200万销量。 2020年线上演唱会2.4亿人次观看,证明“非流量派”天后的持久号召力。 6. 邓紫棋 2014年《我是歌手2》以《泡沫》一战成名,成为首位00后认知的香港女歌手。 《光年之外》MV播放量破2.8亿(华语女歌手第一),《句号》自述与经纪公司纠纷引发行业反思。 2019年与经纪公司解约后,包办专辑《摩天动物园》词曲制作,获金曲奖五项提名。 2018年NASA颁奖礼献唱中文歌,Netflix纪录片《星光追梦》主角之一。 7. 五月天 2004年《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打破“乐队不如偶像”偏见,北京鸟巢连开3场演唱会(10万人/场)。 《倔强》《憨人》成校园励志金曲,阿信词作被选入台湾中学语文课本。 2016年“Just Rock It”巡演总票房1.6亿美元(Billboard统计华语第一)。 2020年“突然好想见到你”线上演唱会全球4244万人次观看,创付费演唱会纪录。 8. 李荣浩 2014年专辑《模特》一人包办词曲编混音,成本仅3万元,获金曲奖最佳新人。 曾为陈坤、赵薇写歌,参加《我是歌手3》翻红,《年少有为》播放量超50亿次。 2020年发行《麻雀》《两个普普通通小青年》采用单曲免费策略,挑战传统专辑模式。 为电影《乘风破浪》《不将就》创作主题曲,打通影音产业链。 9. 张惠妹 以卑南族身份演唱《站在高岗上》,推动台湾原住民音乐进入主流。 2009年化身“阿密特”发行同名专辑,探讨同性恋、死亡等禁忌话题,横扫金曲奖6项大奖。 累计举办300+场演唱会,2015年“乌托邦”巡演票房约16.5亿人民币。 培养艺人如萧敬腾(《超级星光大道》提携)、BOXING乐团。 10. 薛之谦 或 华晨宇 薛之谦2016年微博写段子带火《演员》《丑八怪》,成为首个靠社交媒体逆袭的歌手。 2017年网易云音乐年度歌手,单曲《暧昧》评论量破300万(历史第一)。 2017年李雨桐事件后,音乐转向暗黑风《病态》《木偶人》,引发公众对艺人私德与作品分离的讨论。 华晨宇2013年《快乐男声》冠军,2020年《歌手·当打之年》首位90后歌王。 《癌》用人声模拟癌细胞扩散,《虚幻与现实》融合摇滚与交响乐,争议中拓展华语音乐边界。 2021年海口火星演唱会连开6场,首创“下午场+晚上场”模式,门票秒空。华语乐坛 林俊杰 薛之谦
近20年来,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歌手,看看你最喜欢谁? 1.周杰伦 20
无论文娱娱乐
2025-05-15 02:48: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