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探秘】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刷到柴怼怼的视频时,明明心里像吃了个苍蝇,甚至想直接划走,但手指却不听使唤,硬是把视频从头到尾看完。这场景,和你脱下穿了一整天的袜子,明知道气味熏人,却鬼使神差地深吸一口,一模一样;和你在电梯里突然闻到刺鼻的屁味,本能地屏住呼吸,却又忍不住悄悄换气,试图分辨味道从何而来,如出一辙;和你听到同事们在谈论小郭又拍了一部烂片,但却忍不住在下班后偷偷溜到电影院,就是为了一睹这个烂片烂到何种程度,毫无二致。 这种既嫌弃又上瘾的行为,乍一看很奇怪,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而这背后,藏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矛盾又复杂的心理的基因。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闻到腐肉或陌生气味时,必须快速判断周围是否存在危险。这种 “验证危险” 的本能,经过漫长的岁月,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基因里。现在,当身边的人都在讨论 “柴怼怼又发了个离谱视频”,哪怕我们已经猜到内容很恶心,也不想错过这个热门话题。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害怕自己被排除在社交话题之外,担心自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 评论区更是成了这种矛盾心理的集中释放地。当你认真写下一段批评的留言,收获其他人点赞时,心里会有一种小小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眼光独到。可现实却很有意思:我们越是激烈地吐槽,视频的热度反而越高。每一条差评,都像是一个 “钩子”,勾起更多人的好奇心,吸引越来越多的后来者点进视频观看。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陷入了 “越骂越看,越看越多,越多越红,红得发黑” 的循环。
【心理探秘】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刷到柴怼怼的视频时,明明心里像吃了个苍蝇,甚至想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5-14 19:09: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