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降低小包裹关税,但红利时代彻底结束了

新浪财经 2025-05-14 18:50:35

(转自:知危)

前脚,5月12日中美关于“对等关税”的贸易战暂时停火,紧接着,5月13日,特朗普在跨境电商卖家们最关心的关税问题上又做出了一点“让步”。

5月13日,白宫发布总统特朗普修正行政命令,对5月2日起生效的“正式取消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商品的小额免税待遇”的行政命令进行调整,将该类包裹的关税税率从120%降低至54%。

至此,相关小包裹的税率政策完成了0→120%→54%的过山车。此前,在4月25日,Temu和Shein曾同步发出涨价预警:因贸易规则与关税变化导致运营成本激增,即日起调整价格。

过去,大量跨境电商卖家高度依赖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Temu和Shein也因此在美区获得爆发式增长,而美区消费者们也受惠于此政策才网购到来自中国的低价好物。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仅在2024财年(注:美国联邦政府的2024财年指自然年2023年10月1日到次年9月30日),就约有13.6亿件包裹以这一方式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政策,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对知危表示:“T86的时代基本宣告结束了(T86即指美国海关针对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政策下的快速清关模式)。”

简单来说,此次“让步”算是利好Temu和Shein这样的电商平台,至少关税不会到120%那么夸张了,但和原先爽快的0关税相比,依旧是成本上升并且多了审查清关等烦琐的流程。

平台的战略只能跟着变幻莫测的关税政策做出响应。

4月底,有不少美区全托管卖家反应表示,他们的商品被集中下架,大多数全托管店铺页面显示“本店正在休息”。4月28日,Temu正式下架美国全托管的在售商品,流量全部扶持到半托管模式和Y2(国内自发货)模式。

全托管指的是“卖家仅需完成商品生产、备货至Temu国内仓,后续的店铺运营、定价、物流、售后等环节均由平台负责”的运营模式,最初Temu以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案为商家提供服务,短时间吸引了大量无出海经验商家的入驻。

而Temu的半托管是2024年3月在美国最先上线,指的是商家需要自己管理海外仓库存、订单履约及末端配送,但平台仍掌握定价权和流量分配权。

至于Y2模式,卖家不用备货至海外仓,可以直接从中国境内发货,通过国际物流将商品送达美国消费者。

Temu商家阿门告诉知危:“Y2的本质还是半托模式的延展,在平台依然掌握着核价权和前端定价权的情况下,商家需要做的事情比全托管模式要多很多,且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头程尾程以及关税等等)。”和一般半托管的最大区别在于,Y2不需要提前备货至海外仓,是有订单后从国内发货,平台给了较长的发货时效(9个工作日内发货)。

在高额关税的背景下Temu推出Y2模式,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用“一件直发”的模式来缓解“提前备货”的关税成本压力。

Temu商家阿门告诉知危:“Y2模式本身也带来了一些机会:这种模式本身比较适合有强大供应链的大卖。因为和一般半托管不同,Y2不需要提前备货至海外仓,反而是有订单后再发货,且平台给了较长的发货时效(9个工作日内发货)。所以,大卖家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很好的‘测品’的方式,同时去占据因‘美国站点全托产品下线’而产生的真空。”

然而,Temu本身走的就是一个“Shoplikeabillionaire”的超低价电商战略,即使是Y2模式,也无法忽视掉现在54%的关税成本。阿门也提到,对于很多原本在做全托管的小卖家,这确实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一方面是这个模式本身复杂度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在政策、物流、关税不确定性下,可能产生的各种罚款(比如履约超时等)。而且小卖家因为单量小,其实很难把各个环节的成本都降下去,这导致利润率很难提升。

目前看来,无论是关税的变动还是新模式的推出,Temu美区的商家们都需要紧急调整战略。一位出海做水晶摆件的商家告诉知危,水晶这个品类主要是美国的市场大,别的区和美国没法比,但目前关税升上去之后货代都不发美国了,导致美国的生意直接停摆了一段时间。

他表示,“最近在研究Temu的Y2模式,但目前看来效果不太行。本来就是低价平台,单价升上去就没人买了。”

不仅Temu的商家们很焦灼,平台也在经历调整的阵痛期。一位从事美区货代业务的人士李达(化名)表示,虽然TEMU去年逐渐开辟新区业务,但美区全托管业务大概仍占其总体业务的25%左右。李达估计Y2模式这只能承接原有美区全托业务的5%左右。

但从更为积极的角度来看,跨境电商整个大行业的变化一直都不少,而Temu也是在浪潮中不断迭代。北美市场品牌出海从业者Bob对知危表示:“从一开始只做全托管,到现在的半托管,延展出Y2,Temu一直在完善它的模式,至于未来如何确实有待观察。”

与此同时,美区极大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是客观存在的,是平台和商家们不能放弃的一块市场。风险和机遇大部分时候是并存的,重点是到底能用什么策略来抵抗风险。

不同规模的卖家,在面对政策变化时喜忧参半。阿门举了个例子:“当时TK美区政策波动的时候,我们就赶紧销货跑了,但当时也有硬着头皮往里进货的商家。商家们都会受限于资金量、货、仓储物流、技术手段、策略玩法等自己的资源,所以大家很难一概而论。不过在跨境电商这个领域,大家还是有一个长期共识的,就是要做‘品牌’,把竞争力打上去。”

不过,无论政策后续如何变动,只要小包裹免税政策不恢复,对那些主要客户在美区的跨境电商商家门来讲,一个红利时代彻底终结了。

撰文:闹米

1 阅读:173

猜你喜欢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