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78岁的王万林一生未婚,救助700多个流浪儿。2022年,当他因病住院急需手术时,700多个号码,竟一时不知该打给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但如果回望他的一生,你会发现,这位孤独的老人,其实用自己的方式,为成百上千个孩子签下了命运中最重要的那一笔。 王万林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让母亲能吃点东西,年幼的王万林曾上山摘野果。 当他带着果子回来,却被村民骂作“小偷”,从此,村子里一旦丢了东西,哪怕只是几根柴,第一时间被怀疑的就是他。 “他小时候是个好孩子,就是命苦。”一位邻居后来回忆,“可村里人哪管这些,说他偷就偷了。” 屡次的误解让王万林饱受屈辱,直到有一次,他莫名其妙被人带走,关了进去。 那年,他才十几岁,懵懂而无助,他知道自己什么都没做,可没人相信他,甚至连母亲也因过度悲伤而病倒。 从那个时候起,他对“家”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但如果有人愿意给别人一个家,那一定要拼尽全力去做。 后来,好在命运没有彻底关上门,出狱后的王万林辗转来到城里,一家工厂老板不计前嫌,给了他一份工作和栖身之所。 也就是这份工,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被相信”的温暖。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蜷缩在墙角,身上脏兮兮的。 他把孩子叫醒,才知道这是被人贩子拐走、自己逃出来的,他买了火车票,把孩子一路送回了家。 “当看到他妈妈抱着他痛哭的时候,我一下子觉得,值了。”王万林说。 也正是从那一天起,他开始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此后每当攒下一些钱,他就去火车站、天桥下、垃圾场、工地附近寻找流浪的孩子。 他把他们带回家,给他们洗澡、做饭、念书。 最多的时候,他那间不到60平米的小屋子里,住了十几个孩子 。没有人帮他,靠着打工、捡破烂、节衣缩食维持着这个临时的“家”。 有孩子问他:“你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 他总是笑着说:“因为我也曾没处可去。” 这些年,王万林救助了700多个孩子。他从没对外宣传过自己的事迹,不接受采访,不找政府申请补助。 他说:“我不想被说成是作秀,也不想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可怜虫。” 孩子们一个个地长大了,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了警察,有的做了小生意。 他们离开前都会留下电话号码,说:“王爸爸,你有事一定要打我电话。” 可王万林,从来没有打过。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再打扰他们。”他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克制的温柔。 2022年疫情爆发,王万林感染了新冠,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说他必须手术,但需要家属签字。 面对手机里那一长串熟悉的号码,他迟疑了。 他不知道该打给谁,谁会愿意为自己这个无亲无故的老人签字?谁会愿意为一个“不是亲人”的人承担风险? 他最终拨出了几个电话,嗓子沙哑:“你们还记得我吗?我……住院了,需要一个签字的人。” 没想到,几个小时后,第一个孩子到了,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有的从外地飞回来,有的辞了工作,有的甚至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了医院。 “我们是你孩子,我们签。”他们说。 那一天,病房门口挤满了人,医生护士都惊了:“这老人的人缘真好。” 王万林躺在病床上,看着这一切,眼泪止不住地流。“原来我不是一个人。”他说。 手术很成功,王万林也顺利康复,在他出院那天,几个孩子搀扶着他,一起把他接回了那个不大的家。 他们轮流照顾他,打扫房间、买菜做饭,就像当年他照顾他们那样。 后来有记者问他后不后悔没成家、没儿女。 他说:“我有儿女啊,七百多个。” 有人感慨:“他一辈子没被好好对待,却用一生好好对待了别人。” 的确如此,王万林用他的双手,托起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他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一定是最温暖的人之一。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 王万林
泪目!78岁的王万林一生未婚,救助700多个流浪儿。2022年,当他因病住院急需
戴梦维微微
2025-05-14 09:58:4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