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年,郭子仪凯旋而归,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答道:“臣只要六个绝代佳

桃花林里醉 2025-05-14 07:37:32

764年,郭子仪凯旋而归,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答道:“臣只要六个绝代佳人即可。”唐代宗惊讶道:“你今年68了吧?”郭子仪答道:“都说多子多福,臣还希望能多添点儿孙。” 朝臣闻言,都笑话郭子仪,殊不知这才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 都说高处不胜寒,这点郭子仪最有体会,因为他当时的处境很尴尬。安史之乱是他平定的,长安城和洛阳城也是他夺回来的。他当时已经位极人臣,几乎封无可封,宰相在他面前都矮了一头。 说句难听的,如果郭子仪想反,没人拦得住。可想而知,唐代宗当时对他有多么忌惮。更糟糕的是,唐代宗身边还有一帮人搞是非、进谗言。可以说,郭子仪只要做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好在郭子仪虽然是个武将,但也是个人精,他非常会做人,这才在立下不世之功后,还能善终。 皇帝封赏臣子,什么时候还需要问臣子的意见?因为郭子仪已经封无可封了,你说让他更进一步吧,总不能让他当皇帝吧。你说不封赏吧,有功不赏,只会寒了大臣们的心。至于封赏金银珠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当时朝廷很穷的,拿不出这笔钱来。 太极殿的蟠龙柱上结着冰碴子,郭子仪跪在青砖上都能听见自己膝盖骨咯吱响。龙椅上的唐代宗攥着玉圭转了三圈,突然笑出声:“老将军要美人?朕记得你去年才给儿子办了婚事,怎的自家后院还缺花魁?”满朝文武憋笑憋得脸通红,唯独程元振盯着郭子仪的后脑勺发狠——这老狐狸去年刚收拾了仆固怀恩叛乱,眼下又拿捏住皇帝七寸。 郭子仪抬头时胡须沾着冰渣:“陛下可记得马嵬驿?当年贵妃娘娘的簪子抵得过三镇军饷。”这话戳得皇帝心口疼。安禄山造反那会儿,国库穷得连战马都喂不饱,郭子仪愣是带着朔方军啃树皮收复两京。如今朝廷刚喘过气,六个美人能省下多少军费?宦官鱼朝恩在帘子后直翻白眼,他去年刚撺掇皇帝罢过郭子仪兵权,结果吐蕃打来还得求人家披挂上阵。 夜里郭府后门吱呀作响,六个裹着斗篷的美人刚进门就被塞进柴房。管家提着灯笼直叹气:“老爷您这是图啥?长安城谁不知道您怕老婆?”郭子仪踹开书房暗格,里面堆满各地节度使送来的金甲玉印:“蠢货!明天就让御史台那帮言官参我骄奢淫逸,最好再编几首童谣传唱市井。” 果然没出半月,平康坊的酒鬼都在唱:“郭公帐下六株桃,胜过潼关十万刀。”唐代宗听着探子禀报,顺手把弹劾奏折扔进火盆:“这老东西比狐狸还精!”转头却把亲闺女升平公主指婚给郭家六郎,婚礼上还特意赏了郭子仪一斛南海明珠——颗颗浑圆得能照见人影,分明是敲打他别学安禄山囤兵。 最绝的是郭子仪收下美人后再没碰过兵符。每逢朔望日就穿着粗布麻衣进宫,跟皇帝哭穷说家里八十房小妾吃穷了库房。有次醉酒摔在台阶上,还扯着程元振裤腰带嚷嚷:“宦官娶妻违法度,老郭纳妾天经地义!”气得鱼朝恩连夜扒了郭家祖坟,郭子仪却对着坟头新土叩首:“此天谴,非人患。”满朝文武这才惊觉,老将军早把“自污”玩成了保命符。 洛阳城茶馆的说书先生最爱讲这段,拍着惊堂木唾沫横飞:“要不说郭令公能活八十五呢?人家打仗时是真拼命,卸甲后是真不要脸!”台下嗑瓜子的老头嘿嘿笑:“他要了六个美人,等于自断称帝路。这手以退为进,比当年单骑退回纥还绝!” 倒是史书里藏着猫腻。《旧唐书》写郭子仪晚年“姬妾盈室”,可1972年咸阳出土的郭氏墓志铭上,陪葬名单里压根找不着那六位美人。考古教授叼着烟斗嘀咕:“保不齐老郭转手就把人送给边关将领当眼线了,既全了名声,又捏住军权。” #我的宝藏兴趣#

0 阅读:0
桃花林里醉

桃花林里醉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