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逝世,治丧委员会特意向亲属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参与这场告别

运赛过去 2025-05-13 21:03:09

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逝世,治丧委员会特意向亲属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参与这场告别仪式,宋美龄得知后,她的回应却让人感到意外: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须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及总理主义、父亲在天灵,其他均无论矣! 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传出,举国哀悼。治丧委员会特意邀请亲属参加葬礼,其中包括远在纽约的妹妹宋美龄。然而,宋美龄的回应却出乎意料:“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须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及总理主义、父亲在天灵,其他均无论矣!”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是中国现代史上绕不开的名字。她们出生在上海一个有钱有势的基督教家庭,父亲宋嘉树是商人,也是孙中山的革命伙伴。宋嘉树很看重教育,把三个女儿都送去美国读书,这不仅改变了她们的人生,也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宋霭龄,1889年出生,1904年去美国佐治亚州的威斯里安学院读书,1909年毕业。她脑子活,擅长做生意,1914年嫁给银行家孔祥熙,管着家族的钱袋子。她还撮合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事,在家族里是个关键人物。 宋庆龄,1893年出生,1908年也进了威斯里安学院。她爱读书,尤其是历史和传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时,她激动地写文章说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1913年毕业后,她回国给孙中山当秘书,1915年在日本和他结婚,虽然家里反对。她帮孙中山写宣言、整理文件,是革命的好帮手。孙中山1925年去世后,她没停下脚步,创立了中国福利会,搞妇女儿童福利,还在抗战时跑去国外筹钱,支援保卫中国同盟。 宋美龄,1898年出生,1908年赴美,1912年进威尔斯利学院,学英语文学和哲学。她口才好,长得漂亮,同学都说她在学校活动里很出风头。1917年毕业回上海后,她在基督教女青年会教英语,吸引了一堆名媛来听课。1927年,她嫁给蒋介石,这门婚事有宋霭龄的支持,但宋庆龄死活不同意,觉得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理想。 姐妹仨小时候关系好得很,一起在美国读书,想法也挺进步。可长大后,政治把她们分开了。宋庆龄守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路线,反对蒋介石独裁;宋美龄却站在蒋介石这边,帮着国民党干大事。抗战时她们还一起募过款,可战后国共打起来,两人彻底翻脸。宋庆龄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宋美龄跟蒋介石去了台湾,最后一次见面是1940年代,之后再也没见过。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她是孙中山的夫人,也是新中国的名誉主席,她的死是个大事件。治丧委员会赶紧筹备国葬,还特意邀请了亲属,包括宋美龄,希望她能来北京参加6月3日的告别仪式。宋美龄那时候83岁,住在纽约曼哈顿的高级公寓里。她收到邀请后,回了那句有名的话:“骨肉虽亲,大道为重……” 她拒绝的原因很清楚:她觉得自己得对得起上帝、国家和蒋介石的理念。她担心回大陆会被政治利用,也怕动摇了自己在台湾的地位。几天后,北京收到她的回信,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她太固执,有人觉得她是为了原则。6月3日,追悼会在北京开了,来了好几千人,可宋美龄没来。 宋美龄的决定在当时掀起了波澜。台湾那边把她看成蒋家信念的捍卫者,大陆这边却觉得她冷血,姐妹情都被政治毁了。这件事成了宋氏姐妹关系的一个缩影。 宋庆龄去世后,宋美龄继续在纽约过日子。她1975年蒋介石死后就搬到美国,住得低调,偶尔写信参与台湾的事。1988年蒋经国去世,她回台湾想管点事,可已经没什么影响力了。不过,她心里没忘了宋庆龄。1990年代,她让人送花到上海宋氏墓地宋庆龄的墓前,算是一种无声的怀念。 2003年10月23日,宋美龄在纽约去世,活了105岁。她在台湾被捧为“国母”,因为她在抗战时跑国外拉援助,还帮了国民党不少忙。但她跟蒋介石政权的腐败也脱不了干系,评价两极分化。 宋庆龄在大陆地位很高,被尊为爱国者。她搞的中国福利会到现在还有影响,墓地也成了纪念她的地方。她在抗战时筹钱、搞福利的事迹,让她在中国历史上站得稳稳的。上海的宋庆龄故居每年都有人去参观,记录着她的贡献。

0 阅读:291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