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美国法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将罗森堡夫妇送上了电椅,生前最后一吻后,他们将被电刑处死,苏联解体后,出卖原子弹秘密的真凶才浮出水面。 1953年6月,美国法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把罗森堡夫妇推上了电椅。行刑前,他们隔着铁栏深情一吻,随后命丧电刑。几十年后,苏联解体,真相才露出水面:出卖原子弹秘密的另有其人。这桩案件悬念重重,冷战时期的紧张气氛让真相被谎言掩盖,直到最后才让人唏嘘不已。 朱利叶斯·罗森堡1918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裔家庭,从小就对科技感兴趣。1939年,他从纽约市立学院拿到电力工程学位,后来被美国陆军部挑中,加入了曼哈顿工程——那个研发原子弹的绝密项目。他在里面负责设计投掷装置和辅助设备,虽然不是核心核技术人员,但工作能力很强。 艾瑟尔·格林格拉斯1915年也出生在纽约的犹太裔家庭。她是个理想主义者,年轻时就信奉共产主义,关心社会平等和工人权益。她和朱利叶斯因为工作认识,聊政治聊理想时特别投缘。1942年,两人结婚,共同追寻信念。 夫妇俩对共产主义的支持在当时很显眼。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翻脸,冷战开始,共产主义在美国成了敏感词。他们这种公开的信仰,既是精神支柱,也成了日后麻烦的根源。 1949年8月,苏联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炸了锅。那时候美国觉得自己独占核技术,苏联这么快搞出来,肯定有猫腻。中央情报局马上展开调查,重点查曾经参与曼哈顿计划的人。 罗森堡夫妇很快被盯上。朱利叶斯在曼哈顿工程干过活,加上两人是共产主义支持者,当局觉得可疑。1950年7月,联邦探员上门,把朱利叶斯抓了,没多久艾瑟尔也被带走。检察院指控他们当间谍,把原子弹机密卖给了苏联。 1951年3月,审判在纽约联邦法院开庭。法庭内外全是记者和围观群众,气氛特别紧张。检方的关键证据是艾瑟尔的弟弟戴维·格林格拉斯。他在法庭上说,亲眼看到朱利叶斯把一堆文件交给个陌生人,里面有原子弹设计细节。检方还拿出些模糊线索,比如罗森堡夫妇跟疑似苏联联系人有通信。 罗森堡夫妇死不认罪。辩护律师拼命反击,说戴维的证词不靠谱——他自己也在曼哈顿工程干过,被抓后为了少坐牢很可能撒谎。律师还指出,检方没拿出硬证据,文件、物证一个都没有。可惜,当时正值冷战初期,美国社会对共产主义又怕又恨,法官和陪审团很难不带偏见。 几周争辩后,陪审团判他们有罪。1951年4月5日,法官宣布死刑。上诉没用,1953年6月19日,艾森豪威尔签了执行令。当晚,夫妇俩在纽约辛辛监狱被电死。行刑前,他们被允许短暂见面,隔着栏杆吻别,随后先后上了电椅。 处决后,美国社会意见分裂。有人觉得这是给共产主义敲警钟,有人怀疑审判不公。街上抗议不断,国际上也有批评声,但美国政府态度强硬,不肯复查。 真相到2001年才有点眉目。戴维在采访中承认,当年证词是他编的,为了保自己和妻子,他把罪名推给了姐姐姐夫。2008年,俄罗斯解密档案更让人震惊:戴维才是泄密者,他利用自己在曼哈顿工程的职位,把情报给了苏联,罗森堡夫妇完全不知情。 这些证据证明,罗森堡夫妇不是间谍,而是冷战偏见下的冤魂。这案子暴露了当时美国司法在反共浪潮里有多脆弱,也让人反思恐惧怎么能把真相埋没。学界和公众到现在还在讨论,想从这事里吸取教训。 罗森堡夫妇的悲剧让人感慨,政治压力下司法太容易出错。真相来得晚,但总算来了,提醒我们别忘了历史教训。您觉得这案子暴露了啥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一起挖挖这段历史的深意。
1979年我国打败越南后的反应,为何美国愤怒了,苏联却沉默不语?对越自卫反击战后
【5评论】【7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