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前,村里人老拴借了九个人一共六万元,用来给他老婆看病,两年后,他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来到众人面前说了一番话,结果,大家都把借条撕了。 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说来话长。 1998年,老拴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把全村里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都夸他有本事。 老拴是他父母的老来子,他母亲38岁那年才生下他。 听人说,他前面有四个哥哥和姐姐,只可惜都半路夭折,要么生下来就没了呼吸,要么就是两岁之前生病没抢救过来。 最令人不解的是,他最小的哥哥已经3岁了,他父母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掉进了门口的池塘里。 两口子哭的死去活来,尤其是老拴的母亲,差点跟着他小哥一起走了。 很多人都说他家的房子风水有问题,建议他们搬家。 老拴的父母认为有道理,于是,就把家从村东头搬去了村西头。 搬家的第四年,老栓出世,父母替他取名刘拴柱,意思,要把他拴住一辈子。 这次还真拴住了。 不知道是搬家的缘故?还是他名字取得好,总之,老拴顺利长大,无病无灾。 老拴二十三岁娶了老婆孙育花,第二年得一儿子,取名刘旺,全家欣喜。 终于盼到了孙子,老拴父母心满意足,一前一后离开了人世。 当时老拴一家三口还住在他父母的两间土坯房中,眼看村子里好多人家都盖上了大瓦房,他着急了。 夫妻俩经过商量,打算让老拴去北京跟着孙育花的一个远房亲戚学水电。 在北京,老拴一待就是四年,第五年,他就扒了土坯房,盖起了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这在村里是独一份。 村里众人看他在大城市能挣到钱,纷纷跑到他家里取经,要求跟着他去发财。 老拴夫妻都是老好人,尤其是老拴,平时哪家手里紧张,问他借个一百两百急用,只要他口袋里有,都会爽快答应。 如今村里人要跟他去打工,他自然不好意思拒绝。 他老板姓吴,是常州武进人,在北京有好几站工地,老拴由于勤劳肯干为人诚实手艺不错,很受老板赏识。 老拴打电话给吴老板说起来此事,说过年后想带几个人去工地跟着他一起干。 吴老板毫不犹豫爽快答应。 就这样,村里十一个壮劳力,跟着老拴北上首都,开始了打工生涯。 吴老板让老拴做了一个小带班,专门负责水电施工这一块,自然而然,村里的十一个人都归他管。 那几年,他们在北京过的很是快乐。 十二个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睡觉,休息天的时候,一起去爬长城,去人民纪念堂,去故宫博物园……。 工地很大,工人来自五湖四海,且都一伙一伙的,有时免不了会发生矛盾,还会发展成斗殴。 如果需要打架,他们十二个人都一起上,谁也不会胆小怕事偷奸耍滑,很是齐心。 可以说,这三年来,朝夕相处下,他们从村里人处成了亲兄弟一般的感情。 老拴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他更是看重这份兄弟情。 平时哪个人遇到困难,他都会竭尽全力提供帮助。 因此,人人都敬佩他,敬重他。 正是由于老拴的无私相助与照顾,跟着他干的这些人家,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转,有两户也盖起了小洋楼。 这么一来,跟着老栓去北京的村里人越来越多。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不想老拴家出事了。 老拴的老婆孙育花有一次在稻田里打农药,突然昏厥在田埂边。 幸亏有村人路过发现,赶紧把她送去了医院,立刻打电话通知了老拴。 老拴连夜坐火车到家。 一开始医生以为是农药中毒,结果一通检查做下来,他老婆居然得了卵巢癌,而且已是中晚期。 这个晴天霹雳,差点把老拴击晕。 听说做手术还有治愈的可能,老拴忍住悲痛,开始凑手术费。 家里小楼盖好后,这两年好容易把欠债还清,以为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谁知道老婆得了这个病。 老拴口袋里已经没有余钱,手术需要一大笔钱,他想来想去,只能卖楼。 听到这个消息,远在北京的一群兄弟急了,纷纷提出要借钱给老拴,让他暂时不要卖楼。 可耿直的老拴不想连累兄弟,还是低价把楼卖了,把妻子送进了手术室。 没有房子住,他把儿子送去了丈母娘家,自己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破民房。 好在他妻子手术做的还比较成功,这让他多少感觉到安慰。 出院后,妻子需要人服侍,老拴无法再去北京,他只能在县城找了一份水电工活,一边挣点钱,一边照顾他老婆。 满以为妻子会逐渐康复,谁知,仅仅一年多,他的妻子再次昏倒……。(上集)
二十二年前,村里人老拴借了九个人一共六万元,用来给他老婆看病,两年后,他带着十
电三驴流浪生活
2025-05-13 16:04:23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