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工被稀土锁喉这事,说白了就是自己早年埋下的雷现在炸了。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导弹、雷达、发动机等关键装备的 “维生素”,从 F-35 的隐身涂层到 “爱国者” 导弹的制导系统,哪样都离不开镧、铈、钕这些稀土元素。 美国虽然有世界最大的芒廷帕斯稀土矿,但开采出来的原矿还得运到中国去加工,自己手里的稀土加工产能连全球 5% 都不到,等于把脖子主动伸到别人手里。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武器生产成本飙升。就说 F-35 战斗机,发动机里的高温合金需要钪来增强耐热性,雷达组件依赖钇来提升导电性能,这些材料一旦断供,要么花高价从其他渠道抢购,要么只能停产。 2023 年美国国防部就曾因为钕铁硼磁铁短缺,导致 “标准 - 6” 导弹生产线停工三个月,当时一枚导弹的成本直接暴涨 40%。 现在要是稀土供应全面吃紧,像 M1A2 坦克的贫铀穿甲弹生产也得受牵连 —— 贫铀提炼过程中需要铼来稳定同位素,而全球 70% 的铼加工能力在中国,没了这一步,穿甲弹的穿透能力至少下降 20%。 更麻烦的是高端装备的性能可能出现倒退。比如 F-22 的隐身涂料需要镧系元素来吸收雷达波,要是换成替代材料,隐身效果可能打对折,在新一代米波雷达面前就得原形毕露。 海军的 “福特” 级航母电磁弹射系统依赖钕铁硼强磁体,这种磁体的磁感应强度是普通磁铁的 10 倍,没了它,电磁弹射器的功率输出稳定性会骤降,说不定哪天就把舰载机弹到海里去了。 还有核潜艇的静音推进系统,需要铒来降低传动轴的摩擦噪声,一旦换成普通合金,潜艇噪音分贝至少增加 15,在深海里更容易被声呐捕捉。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救,2022 年国会砸了 30 亿美元想重建稀土加工链,可芒廷帕斯矿重启后发现,选矿设备还得从中国进口,就连提炼稀土所需的萃取剂 P507,全球 95% 的产能都在江西赣州。 找澳大利亚合作吧,人家的 Lynas 稀土加工厂连废水处理都得拉到马来西亚,产能杯水车薪。最尴尬的是,美国国防后勤局 2023 年囤了 2 万吨稀土氧化物,看着挺多,可换算成武器级材料只够维持 18 个月,要是遇上大规模冲突,这点库存连 “战斧” 导弹的消耗量都不够。 长远来看,美国武器装备可能会出现 “高低配” 极端化。 高端装备因为稀土短缺不得不减产,比如 B-21 轰炸机可能从计划的 100 架砍到 60 架,单价从 5 亿美元涨到 8 亿。 而低端装备为了保证数量,只能用回传统材料,像 M16 步枪的枪管原本用钪合金减重 30%,现在可能得换回钢材质,士兵扛着更沉不说,枪管寿命还得少 2000 发。 最要命的是导弹产能跟不上,2024 年 “毒刺” 便携式导弹因为钐钴磁体短缺,年产量从 12000 枚跌到 5000 枚,要是碰上大规模巷战,前线士兵说不定得靠扔手榴弹过日子。 说白了,美国军工当年为了降低成本,把稀土产业链外包出去,现在被锁喉纯属自食其果。别说什么技术替代,稀土元素的独特物理性质决定了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就像锂电池离不开钴一样。 现在美国只能一边硬着头皮高价买稀土,一边看着自己的武器装备从 “高精尖” 慢慢往 “傻大黑粗” 退化,这滋味,估计比当年在朝鲜战场被志愿军包饺子还难受。
为何人类造出了30万吨的邮轮,却没有30万吨的航母?其实说白了,30万吨的航母可
【6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