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在中美谈判里大幅让步,把之前强加的关税几乎全取消了,这事看着突然,其实背后全是现实压力在推着走。说白了,美国现在国内一堆烂摊子摆不平,国际上又得防着盟友离心,再加上咱们手里攥着几张硬牌,几股劲儿一拧,才让美国不得不松口。 先看美国自己的经济账。这两年美国通胀跟脱缰的野马似的,上个月 CPI 虽然稍微回落点,但核心通胀还在 5% 以上蹦跶。 老百姓天天抱怨物价贵,拜登政府中期选举刚丢了众议院,现在得卯足了劲给 2024 大选铺路。可通胀降不下来,选民手里没钱,支持率怎么稳得住? 偏偏美国加息加到 5% 以上,企业融资成本飙升,银行爆雷的雷还没排干净,硅谷银行那事儿刚消停,第一共和银行又接着出事。 这时候要是跟中国把贸易战闹僵了,美国消费者买不着便宜的中国商品,通胀只会火上浇油。 更关键的是,美国财政部手里的美债还指着中国接盘呢,咱们去年一年抛了 1700 多亿美债,现在美债收益率都快戳破 5% 了,要是没人接,美国政府借钱都得花更高利息,财政赤字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再说美国现在在国际上也没以前那么吃得开了。以前老爱拉着盟友搞小圈子围堵咱们,可欧洲现在自己一堆麻烦。 德国经济去年萎缩 0.3%,为了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电价涨到天上,制造业成本飙升,好多企业都往中国跑。 法国马克龙政府被养老金改革闹得焦头烂额,街头抗议一波接一波,哪还有心思跟着美国死磕? 东南亚那帮国家更现实,前四个月咱们跟东盟贸易额涨了 16%,人家清楚得很,跟中国做生意能赚钱,犯不着给美国当炮灰。 再看中东,沙特跟伊朗刚在中国撮合下握手言和,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在往独立外交路上走,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这种时候要是把中美关系搞崩了,美国在全球供应链、能源合作这些事儿上只会更孤立。 当然,咱们手里的牌也够硬。美国老说咱们曝光的三大神秘力量,说白了就是咱们在关键领域的反制手段。 军事上,福建舰海试进度比预期快,高超音速导弹早就列装了,美国在亚太搞的那些军事同盟,在咱们区域拒止能力面前越来越不好使。 经济上,咱们去年跟俄罗斯、中东、拉美大量用本币结算,现在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都快赶上欧元了,美国想靠美元霸权制裁咱们,效果越来越差。 科技上更明显,华为 Mate60 系列直接上了自研的 7 纳米芯片,打破了美国的封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一季度暴增 82%,把德国日本甩在身后,美国想在电动车领域追上咱们,没个三五年根本没戏。 最关键的是,咱们手里攥着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产能,美国老百姓离不开的日用品、苹果手机的生产线、特斯拉的上海工厂,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底气。 你要是把关税加回来,美国企业第一个不答应,沃尔玛、家得宝这些零售巨头早就联名上书国会了,他们库存还没消化完呢,再加税等于自己往枪口上撞。 还有个关键因素,美国这次谈判其实是想止损。前几年特朗普政府加的关税,说白了就是想遏制咱们发展,可折腾了五年,美国自己反倒是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22 年对华贸易逆差比加税之前还多了 10%。 智库早就算过账,那些关税 90% 都是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在买单,等于美国政府自己掏钱给老百姓添堵。 现在拜登政府也算明白这个账了,与其硬扛着让国内通胀下不来,不如借这个机会缓和关系,还能在选民面前装装 “务实派”。 再加上咱们这次谈判也没松口核心利益,芯片禁令、科技封锁这些咱们照样反制,农产品采购、能源进口该谈的谈,但原则问题一步不让,美国要是想空手套白狼,门都没有。 说白了,美国这次让步,根本不是什么 “大发慈悲”,纯粹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国内经济要稳通胀、保就业、防金融风险,国际上要稳住盟友、维持影响力,再加上咱们手里的反制手段越来越硬,硬碰硬只会让美国摔得更惨。 这事儿也给全世界提了个醒,现在的中美关系早就不是美国能单方面说了算的,咱们靠实力说话,靠韧性扛住压力,最终让美国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按咱们的规则谈出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美国终于认清了现实 —— 在绝对的实力和庞大的市场面前,任何霸权主义的花招都行不通,想合作,那就拿出诚意来,想对抗,咱们奉陪到底。
莫迪的全国讲话第一句就雷到我了:“过去几天,我们都见证了国家的能力和耐心,我谨
【1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