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政府给了我们家!”2003年5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接纳了长期无国籍的达

牧童的娱论 2025-05-13 15:23:37

“是中国政府给了我们家!”2003年5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接纳了长期无国籍的达曼人,结束了他们200多年没有国籍的困境。当他们拿到中国国籍证时,激动得泪水满眶。   达曼人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在中国的边境附近生活,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了。   他们的祖先大多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南亚地区,主要来自尼泊尔、印度等国。   在清代中后期,一部分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士兵因战争或流徙留在了中国西藏地区,特别是日喀则定日县一带。   这些人因为战乱、政治变动或无法返回故土,被迫在异国他乡定居下来。   由于他们与藏族有显著的语言、风俗差异,且历史归属不清,加之长期居住在偏远山地,与外界接触极少,达曼人逐渐成为一个“身份空白”的群体。   他们说着接近尼泊尔语的语言,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却在法律和制度上始终处于“真空”地带。   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国籍,他们无法办理户口、身份证,不能合法参加教育、医疗、劳动等国家公共事务。   结婚难、孩子上学难、外出办事难,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这里,可在纸面上,我们好像从未存在过。”一位年长的达曼人如此形容他们的境遇。   转机出现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政策的不断完善,西藏自治区政府开始对长期未纳入户籍系统的人群进行全面排查。   在排查中,达曼人的历史背景和现状逐渐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公安部、外交部、民政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系统的身份甄别、历史考证和政策研判。   达曼人尽管保留有部分南亚文化特征,但其绝大多数家庭已经在中国境内世居四代以上,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社会关系早已本地化。   事实上,他们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自然融合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主张人道、公正与法治。   针对达曼人长期无国籍的历史困境,政府充分调研、尊重民意,最终决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体的“身份缺失”问题。   这天,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政策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批准达曼人集体入籍。   消息传来,整个达曼社区沸腾了,许多家庭特意换上自己最好的衣裳,早早地来到户籍办公室。   一位中年达曼妇女激动地说:“我没上过学,也不知道什么是‘国籍法’,但今天,我知道我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我是中国人。”   那天,许多家庭合影留念,记录这个特殊的时刻,有人在现场流下眼泪,有人反复翻看自己的身份证,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年近七旬的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颤声说道:“我们等了很多年,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家。”   从此,他们拥有了身份证明,可以参加正规教育、享受医疗保障、合法就业和购置财产。   他们不再是边缘人,而是真正成为这个国家、这片土地的人民。   国家对达曼人入籍后的安置也展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   地方政府不仅协助他们解决户籍落地、住房保障、就业培训等具体问题,还在子女教育、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许多达曼孩子第一次走进了正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他们学习汉语,了解国家历史,也开始逐步融入主流社会。   一些年轻人还考上了大学,走出了高原山区,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轨迹。   与此同时,政府也鼓励达曼人保留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服饰、民歌、节庆逐步被整理归档,并通过文艺表演、民俗活动等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达曼人的文化不再是被边缘的存在,而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独特一环。   信息来源:新京报——中国最后的无国籍者:漂泊西藏200年,2003年才获中国国籍

1 阅读:936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