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最近总在议论一件事:美国其实并不知道中国怎么这样强大!中国可能也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跑者!不得不说,看到这些讨论我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他们总爱用二十年前的老眼光看人。就像田径场上的运动员,中国耳边二十多年始终回响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号角,闷头向前冲刺时根本顾不上回头张望——等跑到直道尽头才惊觉,身后追赶者早已被甩开大半圈。
这种叙事听起来确实提气,但掰开揉碎了看,有几个问题比喝珍珠奶茶不扎吸管还堵心。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不假,可咱们自己是否也戴上了玫瑰色的滤镜?高铁里程全球第一是真的,芯片被卡脖子也是真的;脱贫攻坚创造奇迹是真的,城乡医疗资源失衡还是真的。就像田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后才发现,跑鞋里还卡着几颗小石子。
有人说中国崛起是“偷偷发育”,这话对也不对。深圳从渔村变硅谷只用四十年,贵州深山建起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这些哪能藏着掖着?关键是西方总把中国想象成流水线上的廉价机器人,没料到这个学生不仅学会了老师的技术,还自创了全新解题思路。移动支付、直播电商、新能源车,这些赛道中国人硬是跑出了自己的游戏规则。
但光盯着GDP数字容易犯迷糊。马拉松选手都知道,配速太快容易后程乏力。当“赶超思维”渗透到每个领域,有些地方开始出现“大跃进后遗症”。地方债台高筑还要建世界最高楼,科技园区遍地开花却难出核心专利,这类魔幻现实提醒我们:领跑者更要学会控制呼吸节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