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谈的顺利,西伯利亚2号按下加速键,蒙古国收过路费机会来了

世界趣闻博览馆 2025-05-13 12:00:01

中俄谈的顺利,蒙古国等来了收“过路费”的机会?普京下达指示,西伯利亚2号项目加快推进。

随着中俄展开新一轮互动,此前一度陷入停滞的“西伯利亚2号”项目,也迎来了新的转机。 说起这个项目,最初被提出来乃至投入设计,算起来可以追溯到2020年,然后,一设计就设计了5年。 延宕如此之久,必然是有原因的。总结来说,就是这几年国际局势变化太快了,摆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一直都在增增减减,谈判的立场和条件自然也就随之不断变化。 比如,根据外媒爆料,去年中俄重启“西伯利亚2号”的时候,中方提出了用接近于俄罗斯国内补贴价的价格,来购买天然气。 算下来,俄罗斯肯定是不会亏的,但赚头也有限,这就让俄方十分“肉疼”,迟迟拿不定主意。

当然,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中方一直主张西伯利亚2号应该就修建在中俄两国境内,不经过第三方,但是俄罗斯一直坚持要让这条管线途径蒙古。 这种坚持,跟俄罗斯坚持要在大国与大国之间设置“缓冲区”的战略文化高度相关,但是中方可能要为此多掏数十亿的“过路费”,自然就觉得不划算。 而且,更进一步来说,过去几年,中俄之间对于要不要现在就修这条天然气管线,心中也都有点打鼓。 在中方看来,如果这条管线真的修成了并且投入运营,那么将会有大量俄罗斯廉价天然气流入中国市场。 到时候,估计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都会来自俄罗斯。这种消费结构,和多年来我们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的目标,无疑是存在“错位”的。但管道就摆在那里,便宜天然气也摆在那里,合理利用,也有利于填补我们的内部需求。

而在俄罗斯看来,自己的天然气出口高度依赖中国,从国家安全的考量上,肯定也不够“尽善尽美”。 两国之间虽然高度战略互信,但有句俗话说得好,亲兄弟也得明算账。天然气管线这种规模的基础设施,一旦投入正式建设,必定是运营时间以数十年计的长期项目,所以前期谈判必然要慎之又慎。一来二去,时间就拖久了。 不过,就在近日,该项目又传来了新的进展。俄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中俄已经围绕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了讨论,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些前期工作,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诺瓦克还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方已经下达指示,要求加快推进该项目。

只要中俄按下加速键,项目落地指日可待。一方面,经过特朗普上台之后这几个月和欧洲的拉扯,俄罗斯现在应该也彻底看清了,北溪2号恢复无望。 就算恢复,也肯定会被美国捏在手里。相比于继续跟欧洲牵扯不清,拥抱东方无疑是更稳妥的选择。 另一方面,尽管中美会谈取得了共识,但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全球安全局势日益复杂,中方也确实更需要一个能够“兜底”的稳定的能源供应方,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

既然双方都有需求,那么接下来想要推进合作,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蒙古这次,说不定距离收取中俄“过路费”还真的不远了。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世界趣闻博览馆

世界趣闻博览馆

全球视野下的深度洞察,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