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中美双方谈判之前,美国财长贝森特曾给美国媒体放风,表示美方“不抱希望”能很快达成协议,谈判应该先以降温为主。按照贝森特的意思,中美双方的会谈可能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想迅速解决问题不太现实。但在这之前,4月30日代表全美超过300万家企业和组织的美国商会已经向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函,表示他们已经等不了数个月、哪怕是数周达成协议,都会对小企业造成严重的伤害,除非赶快豁免关税。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虽然暂时没有对其他国家执行关税政策,仅仅是对中国的高关税,就让很多企业吃不消了。4月中旬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转发美国航运报告数据称,中国赴美的货轮已经达到接近“对半砍”的减少,美国洛杉矶、纽约等主要贸易口岸,中国船只稀稀疏疏,且还在持续减少。特朗普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还在推进所谓的“中国轮船在美港口停靠收费”政策,最多收取超百万美元的停靠费,进一步降低了中方轮船的数量。
10日,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最繁忙港口之一的西海岸港迎来首个“归零日”,在过去的12个小时里,没有任何货船从中国启航前往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美方认为此举“难以想象”,这是正常时期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来往居然被清零了。西雅图港港务局长瑞安·卡尔金斯感叹,这比疫情时期都要惨淡。此外港口官员科尔德罗还告诉CNN,情况如果不迅速改变,美国消费者马上就会感受到影响,迎来货架上空空如也的日子。
报道还提到,特朗普上周对于美国港口发起的港口航运警告不以为然,他表示这是“好的事情”,因为美国的损失正在减少。当时美国经济学家批判特朗普“拿着经营公司的方法治理国家”,认为中美贸易只要是逆差,就是美国亏钱,只要逆差少了就是美国赚了。但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深度捆绑——美国企业需要利用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出售赚钱,美国工厂需要中国的原料和上游产品加工生产,这还不包括中国反制美国关税损失的一部分。所以此举害人害己,为美国带不来所谓的繁荣。
值得注意的还有,美国媒体更加担忧的事情是美国企业“似乎没有找到替代的中间商”。因为各大港口进口都出现明显下降,比如洛杉矶港本周的货运量下降了31%之多。这意味着美国企业离开中国产品之后,他们暂时只能选择缩减进口,没有其他的手段。且一些企业还受到连带影响,因为停工连其他国家的产品都进口不了了。对此有评论表示:“特朗普的真实目的不是降低所谓的贸易逆差,是想拖着将中国的经济一击打垮,切断中美贸易。包括贝森特等人想方设法将美国拖过所谓的‘阵痛期’,他们相信只要能拖下去就有办法,谈判也可能只是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