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方媒体报道,当前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会谈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12日将发表联合声明。中方通报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白宫暂未更新表填。不过在这次谈判开始之前,美国带领团队的财长贝森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此次会谈“不寄希望能快速达成协议”,目标是有效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会谈还不“深入”。贝森特的言论对于急于让中美尽快进行降低关税的美国企业而言,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在瑞士的欧洲媒体报道称,中美会谈第一天持续8个小时,结束之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走出会场之后没有接受任何采访,而是神色凝重地直奔自己的专车。对于这番信号,美媒更担心谈判的实际成果如何;早些时候美国副总统万斯曾专门强调,美国这次必须要拿到“降低贸易逆差”的目标,同时他们还进行了一些实际缓和信号,比如换掉对中国非常强硬的贸易顾问纳瓦罗,以及发布第二批关税豁免名单等。但特朗普提到“减税”的话题还是声称美国希望对华关税保持80%的幅度,美媒担心中国不会接受该条件。
10日首天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在个人账号上发表了通报,他称中美谈判进程“非常好,双方讨论了很多事情,批准了很多事情”。该消息一出引发了热议,因为有贝森特所谓的“中美谈成很难”言论在先,现在特朗普突然表示双方“谈了很多”,还是明显超出了预期。此外,特朗普还明确表示中国和美国“以友好而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进行了谈判”,其中的“重启”一词饱受关注。
由于特朗普团队官员之前都承认,中国和美国虽然贸易在表面上还是正常往来,但双方超过100%的关税意味着贸易几乎已经“关闭大门”,贝森特也表示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现在特朗普用了“重启”这个词语,释放了非常明显的信号,即这次谈判可能重新开启贸易大门。对于美国企业而言,他们要求的不是关税缩减,而是中美能“正常化贸易”,也就是将关税水平重置或者至少到可以接受的阶段。中美在瑞士的会议成果超出预期,或者说至少超过了贝森特的言论框架。
值得注意的还有,中方在会议后还宣布了一个成果,就是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意味着沟通的桥梁已经打开。不过美经济人士还担忧,中美谈判如果拖到“长期化”磋商,而暂时的关税壁垒没办法解决的话,美国的损失会远大于中国。因为中方对美依赖的高科技芯片早已经被掐断,中国“适应”了这种模式,且已经开始各个领域都转向其他国家进口,损失只有出口。美国这边不仅要承担出口损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短时间还没有解决的办法,正如美国商会所强调的一样,即便是只有几周时间,都会让一些小企业损失惨重甚至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