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曹德旺给妻子陈凤英写信:“我爱上了别人,我要和你离婚,不过我会补偿你的!”原以为妻子会狮子大开口,没曾想陈凤英只提了两点要求,就让曹德旺乖乖的回了家,并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交给了自己。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0年,曹德旺创立的福耀玻璃集团成功挺进美国市场,并且占据了美国10%维修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曹德旺认识了一位“红颜知己”。 和家里那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妻子”相比,这位红颜知己有文化、有才华。 在很多事情上,曹德旺都和她不谋而合。 在事业上,这位红颜知己给曹德旺提供了很多帮助。 两人的感情也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变化。 随着感情的一步步深入,曹德旺产生了想要娶她的想法。 于是,他便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与此同时,他还保证会给陈凤英补偿。 他以为,陈凤英会不依不饶,甚至还会要走一大笔家产。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陈凤英不哭不闹,只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是将三个孩子的抚养权给自己。 第二个要求是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给自己,否则她和孩子没有地方可以去。 看到妻子如此坦然,曹德旺反倒是开始犹豫。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尽管陈凤英没有给他的事业带来多少帮助,但是却将家庭照顾地很好。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贤内助,他不可能全心全意搞事业。 想到妻子的付出,曹德旺改变主意,不和她离婚。 不仅如此,他还和那位红颜知己把话说清楚,断了和她的联系。 为了补偿陈凤英,曹德旺将自己全部家产都转移到了陈凤英名下。 陈凤英是个文盲,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给了曹德旺最大的支持。 实际上,曹德旺出生时,家里的条件还算富裕。 他的父亲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 但是因为工作太忙,他无暇顾及曹德旺。 这导致曹德旺直到九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战争期间,曹德旺家道中落,只能搬回了福建老家。 曹德旺在田野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他调皮捣蛋,不愿意读书,在9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辍学。 后来成为了放牛娃之后,他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他身上总是带着一本书和一本字典。 靠着自学,曹德旺积累了不少知识。 长大之后,他买过水果、当过煤矿工人,还拉过板车。 可以说,只要是能赚钱的工作,他都愿意做。 1968年,曹德旺22岁,没娶妻,没稳定工作。 更雪上加霜的是,母亲也在这个时候生病。 为了赚钱,家里实在是没有时间照顾她。 于是,曹德旺就产生了娶妻的想法。 朋友给他介绍了陈凤英。 对方说,陈凤英懂事善良,一定能够照顾好他母亲。 就这样,两人还没见面就定下了婚事。 不久之后,两人就结为夫妻。 曹德旺在外面赚钱,陈凤英就全身心照顾家庭。 八十年代,曹德旺包下了镇里一个快要倒闭的玻璃厂。 在他的管理下,玻璃厂扭亏为盈,他仅用一年时间就赚到了6万元。 这也让曹德旺看到了玻璃市场的巨大潜力。 1984年,曹德旺外出游玩。 从司机口中,他得知一块汽车玻璃的价格竟然高达几千元,并且国内还没有相关企业。 外国的垄断,导致车玻璃的价格非常高。 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当时他的生活已经非常富裕,谁都不知道这次尝试能不能成功。 但是,妻子陈凤英无条件支持他,甚至还变卖了自己的嫁妆给他凑钱。 曹德旺将房子抵押,并联合11名股东,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有错。 福耀集团的利润不断创新高,并在1993年成功上市。 他心里清楚,是因为妻子在家中相夫教子,照顾老人,他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幡然醒悟,重新回归家庭。 主要信源:(中国国情——曹德旺《心若菩提》:我和妻子从年轻到白发都黏在一起,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
1990年,曹德旺给妻子陈凤英写信:“我爱上了别人,我要和你离婚,不过我会补偿你
尔说娱乐
2025-05-13 09:36:59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