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俄联合声明提出抗议!在中俄发表联合声明之后, 5月9日,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日本在战后不仅为亚洲,也为世界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因此,有关我国未与军国主义决裂的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我们认为这毫无根据。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5月9日,中俄两国在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发布联合声明,罕见地点名日本,敦促其彻底与军国主义切割。 话音未落,日本方面立刻作出强烈反应。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随即召开记者会,对声明内容提出抗议,称有关“日本未与军国主义彻底切割”的说法“毫无根据”。 他还把矛头指向中俄,批评中国的军事动向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为。这种近乎“跳脚式”的反应,似乎不是单纯的外交回应,更像是一种敏感而激烈的应激反应。 为什么中俄的一份声明会让日本反应这么大?其实,答案很简单:是被说中了要害。这个问题不只是历史遗留问题,更是现实中日方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普遍警惕。 联合声明特别提到了靖国神社问题,这是日本战后形象和立场的关键一环。靖国神社供奉着从明治维新以来的近250万名阵亡日军,其中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 这些战犯是当年侵略亚洲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名字至今还在靖国神社的灵位上,而日本不少政客仍在每年参拜或送上贡品,这让许多亚洲国家感到非常难以接受。 2025年4月,日本首相石破茂刚刚向靖国神社献上祭品,这种行为无疑被视为对战争历史的不彻底清算。一个真正反省过往的国家,是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反复“踩线”的。 反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人遇害纪念碑前深深一跪,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至今依然在靖国神社前频频“作秀”,很难让人信服它真正与军国主义彻底告别。 除了靖国神社,日本还在教科书等教育方面不断“淡化”侵略历史。从“慰安妇”问题到南京大屠杀,日本有不少教材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表述模糊甚至回避。 一些政治人物甚至公开否认战争罪行,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受害国家人民的感情,也让日本年轻一代逐渐对历史真相产生误解。 东京大学的研究指出,日本高中生中,只有不到三成对二战时期日本的侵略责任有清晰认知。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多年来官方在教材审定中的“选择性叙事”导致的后果。当一个国家不敢面对过去,未来就可能重蹈覆辙。 日本常说自己是一个“和平国家”,可它的实际做法却越来越像是在为战争做准备。近几年,日本军费连年攀升。 2025年,军费预算暴涨9.7%,创下历史新高,防务开支占GDP比例也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日本还计划部署上千枚远程导弹,覆盖范围甚至能触及中国内陆。 如果说过去日本的军事政策还是以“防御”为主,那么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走向“进攻性布局”。它在南海频繁参与美国组织的军事演习,在台湾问题上也不断“刷存在感”,甚至喊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危险论调。 在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在军事上的角色也悄然发生变化。从“被保护者”逐步转变为“协助者”,甚至是“桥头堡”。 美国不断强化其在日本的军事部署,在九州部署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导弹,并设立“统合作战司令部”,让指挥权变相集中在美军手中。 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日本的“和平宪法”还剩下多少实际意义?表面上还是“专守防卫”,但实际上,日本的军事政策早已突破原有的框架,走上了一条越来越激进的道路。 林芳正在记者会上反咬中俄,说中国的军事建设让“国际社会担忧”,可他所谓的“国际社会”到底是谁? 是跟随美国的小圈子国家,还是包括中东、非洲、拉美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俄军费占GDP比例相对温和,而美日军费常年居高不下,反倒成了“监督者”,这不是标准的双重标准吗? 再看美国这个盟友,二战后发动十多场战争,军费支出常年世界第一,日本却对此只字不提。反倒把中国在领土主权范围内的军事建设说成“威胁”,这说法难免站不住脚。 德国是战败国中反省最彻底的一个,从官方政策到民间教育都展现出对历史的敬畏。德国全国建有超过2000座纪念反法西斯的设施,而日本类似设施不到百座,反映出两国对战争历史态度的天壤之别。 德国用法律限制军力发展,而日本则在悄悄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甚至向菲律宾等国提供军备。这是在和平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节奏。 如今的东北亚局势已经非常复杂,任何一点火星都有可能点燃地区安全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联合声明其实是一次严肃的提醒:日本要想真正赢得信任,就得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而不是每次被指出问题时就跳脚反应。 与其一边增加军费、一边在南海和台海搞小动作,不如像德国一样正视历史,真正走和平发展道路。
日本媒体最近的表现有点“破防”了。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在
【9评论】【1点赞】
生命
习惯了就好了,中俄以后的言语力量!
姜太公
如果说日本与军国思想决裂了,那么现在他的军队就应该出于一种保安队的形式存在,但是日本的军事实力超过了世界上95%的国家。我想问一下日本政客你要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目的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