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宋之问,曾被贬官江南,期间他曾夜访杭州灵隐寺。那个夜晚,他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 “鹫岭郁岧峣(tiáo yáo),龙宫隐寂寥。” 然而接下来他的才思就断了,无论如何也接不出后两句。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是很难受的,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到院子里散步,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禅堂。 进去之后,他低头背手,抓耳挠腮,边走边念叨那两句诗。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了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 “何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转过身去,只见一位老僧燃灯而坐,胡须皆白,目光炯炯,飘飘然不像俗世中人,但诗意上来了,也顾不上闲聊,只是赶忙去构思后面的诗句,终于接上了下面几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 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 宋之问是一个有点名气的诗人,作品都还算不错,不过后人点评这首诗的时候,都一致认为,这次他发挥的其实很一般,唯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对仗工整,气势宏大,算得上全诗的诗眼。 后人都知道,宋之问更没理由不知道,次日他起了个大早,兴致勃勃回到寺中,打算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僧人,可禅堂里却是空空如也,老僧早已不见了踪影。 宋之问心中疑惑,向庙里洒扫的小和尚打听。小和尚拗不过,悄悄告诉他说:“此人行踪一向飘忽不定,现在恐怕已到别处云游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哦对了,他的名字就是骆宾王。”
王影璐,江南韵味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