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阵风战机真的是败给了歼十吗?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阵风战机更多的是败给了中国的战术体系,你看我分析的对不对: 当时巴基斯坦歼-10 起飞后,它们采取了雷达静默战术,而红旗-9则默默张开它的“电子之眼”。 印度战机在歼-10的静默中未能察觉其动向,却敏锐地感知到了来自红旗-9的锁定信号,这使得它们不得不保持高度警觉,时刻准备规避潜在威胁。 然而,令印度战机始料未及的是,红旗-9并未立即发起攻击。 与印度装备的“万国牌”不同,巴基斯坦此次采用了全套中国装备,实现了数据的无缝对接。红旗-9锁定印度战机后,非但没有发起攻击,反而将情报实时共享给了预警机和歼-10。 随后,歼-10发射了PL-15导弹,利用惯性制导一路疾驰,直至接近目标时才由预警机进行精确引导。当印度战机察觉到PL-15的存在时,两者之间仅剩60公里的生死距离,逃脱已无望。 虽不能断言歼-10完全压制了阵风,但巴基斯坦凭借中国装备体系所展现出的战斗力,无疑远超印度。 事实上,印度在空战中似乎缺乏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 若此说法成立,那么巴基斯坦声称他们本有机会击落多达10至12架敌机,只因遵守只攻击开火目标的命令而手下留情,这一说法便显得合情合理。在单向透明的战场上,印度战机若继续深入,其损失或将更为惨重,0比100的战果亦非不可能,一切只取决于弹药的充足程度。 甚至,连歼-10都无需亲自上阵,飞豹战机同样能胜任此任。因为探测任务由红旗-9雷达承担,制导由预警机负责,歼-10仅负责发射导弹,这一角色飞豹同样能够胜任。 谈及此次胜利的功臣,数据链与霹雳-15导弹当仁不让。 数据链巧妙绕行,制造了迷惑效果。 (关于红旗-9地面部署的质疑,实则源于对地球曲率的误解。红旗-9虽置身地面,但印度战机翱翔高空,两者之间的距离恰好成为红旗-9的“天然优势”。更何况,预警机与歼-10的雷达同样能捕捉到印度战机的踪迹。试想,若被歼-10或预警机锁定,逃跑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此前4架阵风的撤离或许正是出于此因。反之,若被红旗-9锁定,心存侥幸亦在情理之中,毕竟在射程之外发射导弹后仍可安全撤离,毕竟此次任务是对地攻击。此次印度出动上百架战机,却未能取得显著战果,或许在几架战机被击落后,便迅速放弃了任务。) 而霹雳-15导弹,以其超远的杀伤距离和二次点火能力著称。阵风在60公里外才能察觉到它的逼近,而它以5马赫的速度疾驰而来,从发现到击中仅需30秒。可以想象,印度战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面对这枚以5马赫速度逼近的导弹,他们或许还在无线电中慌乱询问对策,战斗却已戛然而止。
打完印巴空战!印度发出感叹:我们是输给了半个中国空军
【27评论】【35点赞】
时空穿梭
你说的对,你说的和欧美坏人说的一模一样,所以说你是复制黏贴文章来的,如果你不承认,那你就是欧美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