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姨结婚时遭外公反对,嫌姨丈穷得要翻两个山头才出得了大山。可我姨偏要嫁,气得外公连婚礼都没参加——那会儿他们穷得借别人房子办酒,总共才摆了五六桌。 说起来那时候的穷,现在年轻人可能没法想。姨丈家在山里,出门全靠两条腿,住的土坯房漏风漏雨。外公看不上他,逢人就说:“嫁去那穷沟沟,以后有苦吃!”可我姨认准了人,觉得姨丈肯吃苦、脑子活,哪怕借房子结婚也愿意。结婚那天,外公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直到送亲的队伍走远了,都没抬过头。 婚后头几年,日子确实苦。姨丈跟着村里的男人去城里打工,搬砖、扛水泥,啥累活都干。我姨就在家种地、喂猪,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有回下大雨,土坯房差点塌了,我姨抱着被子在屋檐下躲了半宿,第二天眼睛肿得跟核桃似的。可她没跟家里抱怨过一句,每次外公问起,她都说:“挺好的,他踏实肯干,以后会好的。” 转机出现在1995年。姨丈跟着老乡去广东闯,赶上了制造业兴起的风口。他从最基层的车工做起,白天在车间干活,晚上学技术、跑业务。有次为了谈个订单,他在客户公司门口等了三天,最后人家被他的坚持打动,签了合同。就那一年,他带着团队接了好几个大项目,年底一算账,净赚了五六百万! 消息传回村里,简直像炸开了锅。外公一开始还不信,直到姨丈开着小轿车回家,带着烟酒补品挨家挨户送,老人才红了眼眶。现在逢人就说:“我那女婿啊,当年在山里扛木头,谁能想到能挣这么些钱?”最逗的是,他把三个女儿拉到跟前说:“你们看看大姐夫,选男人就得看品性,别光盯着眼前穷富!” 我姨现在说起这事还笑呢:“幸好当年没听老爸的话,不然哪能过上这日子?”其实她心里清楚,当年要不是自己坚持,姨丈可能早就被现实磨没了心气。现在他们在城里买了房,还把山里的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一到周末就有游客来打卡,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 这事搁现在看,其实挺有嚼头的。老一辈人挑女婿,总爱盯着“家底”,可谁能想到,穷山沟里能飞出金凤凰?姨丈能成功,靠的不是运气,是那股子不认命的劲儿。当年他扛着蛇皮袋进城时,估计连饭都吃不饱,可他敢拼、肯学,愣是在大城市里杀出了一条路。 有时候想想,婚姻这事儿,真不能光看眼前。外公当年反对,也是怕女儿吃苦,可他没料到,“穷”这东西,有的是办法改变。姨丈用了十年时间,从“穷女婿”变成“全家骄傲”,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本事。现在好多年轻人谈恋爱,家长总爱插手,其实真该给孩子们多点信任——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挑出来的。 当然,也不是说“穷”就一定好,关键看人有没有上进心。姨丈要是当年只知道种地混日子,估计现在还在山里打光棍。可他愿意折腾,敢闯敢拼,这才是真正的“潜力股”。现在每次家庭聚会,外公总爱让姨丈给小辈们讲“奋斗史”,说来说去就一句话:“人穷志不能短,肯吃苦总有出头日。”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评论区见!
告诉你们一个残忍的社会真相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我这个朋友是做生
【84评论】【9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