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政府搞旅游挺不容易的。镇江京畿路最近火起来,有声音反映附近老民居不该拆迁,原住民不该迁走,这样就不原生态了。国内很多古镇景区都被吐槽过度商业化了。但是,这几天也爆出京畿路原住民和街边表演者发生冲突,原因是老人家觉得歌声扰民,让老人家不能好好休息。如果是我住在这里,估计我也吃不消,这家门口天天堵的水泄不通,喧闹声从早到晚,恐怕没有几个居民吃得消。 昨晚又在运河步道散步,特意去河西走了一遍。河东是新建小区,同时改造了上河街景区,古色古香,灯火辉煌;河西算是原生态的城中村,暗淡无光。这城中村并非想象中的明清古旧建筑,看样子就是建国后的砖瓦平房,历经风雨,房主对其缝缝补补,甚至加盖扩建,其实并不美观。周边空地甚至建起菜园子、堆上杂物。恐怕没几个人想到这样的环境里旅游。最要命的是才晚上8:30,这些房子绝大多数黑灯瞎火,似乎没有人住在里面。 以前觉得文旅好大喜功,搞旅游总喜欢大拆大建,没有原生态,结果有钱拆没钱建,项目就烂尾;或者建成了没人气,只能放着长草。现在想想真是为难。就比如这河西城中村,居住环境简陋,估计没几个原住民想继续住下去;但真的让文旅搬迁改造,但恐怕一是没钱改造,二是没人敢保证能改造后赚钱。 南京也面临类似问题,已经有了探索。老门东景区大门斜对面,马道街边上有一个老片区,叫做小西湖,就是不大规模搬离原住民,而是挨家挨户沟通,愿意搬走的收购其房屋改造成商铺,不愿意搬走的听取意愿逐户设计改造外立面,公共场地微造景,加建公共设施,引进特色商户,目前已经基本建成。我去参观过,街巷建筑很精致又很生活化,既像日本又像台湾,但是不乏人气,白发垂髫都有,其乐融融。 小西湖和老门东的开发商是一家,是建邺区搞旅游的国企,先开发的是老门东,就是传统模式,把原住民全部迁走,大拆大建。虽然现在老门东大火,但是企业一直在反思,这个模式是不是最好的?所以换了思路来改造附近的小西湖。小西湖虽然现在还不为人所知,但老门东也是预热了很多年。或许建成一个主力景区(如西津渡)引流,周边微改造(比如京畿路),最终形成全域旅游是最好的办法。
发现政府搞旅游挺不容易的。镇江京畿路最近火起来,有声音反映附近老民居不该拆迁,
泽怀影视
2025-05-12 17:45:48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