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停火不到24小时,普京主动喊话乌克兰谈判,欧洲四国提前表明立场,对乌作出重磅承诺,世界要和平了? 自5月6日升级的印巴冲突引发了国际关注,5月10日,印巴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为这场闹剧按下了暂停键,而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俄乌局势同样有了新变化。自5月8日0时到11日0时,俄方以“胜利日”庆典为契机,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这是俄乌冲突三年多以来,俄军的第一次停火。在此期间,乌克兰对美作出重大让步,双方签署了美乌矿产协议,有了“入场券”后,乌总统泽连斯基与美总统特朗普通话,表示乌克兰愿意开展任何形式的谈判,以实现为期30天的停火。在俄罗斯已主动停火、乌克兰也不愿再打的背景下,德国、法国、波兰和英国顺水推舟,于5月10号举行会谈,承诺对乌克兰增加支持,呼吁俄方实现30天的停火协议。
多种迹象表明,经过3年多的消耗,美国、欧洲和乌克兰都已筋疲力尽,实现俄乌停火成为了三方的共同关切。对此俄总统普京终于表态,当地时间5月11日,他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记者会,称愿意与乌无条件直接谈判,并给出了时间点,建议双方于5月15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谈判不等于和平,俄乌之间仍然存在至少三方面分歧,一是停火时间,乌克兰和美欧主张实现30天的短期停火,而俄方则希望实现持久稳定和平,防止乌军卷土重来。
二是停火条件,俄罗斯此前要求明确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归俄方所有,同时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并重新举行大选。而乌方的关切是美欧的安全保障,同时在加入北约的问题上不愿让步,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大。三是在协议执行上,谁来监督停火的实施情况还未达成一致。因此俄乌的和平谈判是一场持久战,不排除复制朝韩问题的历史,以边打边谈的方式持续,最终默认一个临时停火线。目前,美国已恢复对乌武器援助,而欧洲四国刚刚承诺支持乌克兰,表明美欧也在做最坏打算,如果谈不成就继续打下去。
印巴和俄乌同步出现停火信号,并不是一种巧合,如果说印巴冲突是一场“代理人”战争,那么俄乌冲突同样如此。当前世界经济下行,西方国家社会矛盾激化,战争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国家利益,且一旦开启就是一个无底洞,只会凭空削弱国力。更重要的是,如今美俄关系有所缓和,而中美致力于避免军事冲突,三大“五常”国家不想打,印、巴和乌克兰继续坚持没有太大意义,选择以其他方式进行竞争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要提升经济和科技实力,中国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印度,都认识到了东方的发展机遇,连美国也开始低头,放出对华降税的信号,谁才是最终赢家,已经不难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