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震惊全国的神童张炘炀,10岁参加高考,13岁考上研究生,16岁读博士,然后如今30岁的他却成为了啃老族,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全国最小的硕士生”、“全国最小的博士生”,张炘炀身上有太多标签。 10岁高考、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从张炘炀的经历来看,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 然而,多年过去,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张炘炀,却“泯然众人矣”,甚至还成了一个“啃老族”。 直到这个时候,他的父母才悔不当初。 即便儿子再优秀,但他们却用错误的教育方式,毁了他的一生。 1995年,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盘锦市。 父亲张会祥是一名公务员,母亲则是一名小学老师。 对于儿子,张会祥有很多期待。 当初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MBA,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的了去上学的机会。 这件事情成为了张会祥一辈子的遗憾。 也正因为如此,在培养儿子上,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幸好,张炘炀从小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 两三岁,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时候,张会祥就开始教张炘炀认字。 张炘炀学的很快,基本上只需要教一遍,他就能学会。 到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就已经能够独立看书。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脑子也越来越聪明,张会祥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终于起了作用。 张炘炀也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待。 上小学之后,张炘炀就像是开了挂一样,连跳两次级,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课程。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上了两年的初中之后,张炘炀在家中自学了半年,就直接上了高三。 但是,高三和课业和初中小学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 尽管他在初中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就开始出现落后。 但是,张炘炀“神童”的名号已经传了出去。 张会祥享受着其他家长的羡慕,心中的虚荣得到了极大满足。 2005年,还不到10周岁的张炘炀参加了高考。 在一群十七八岁的考生中,一脸稚气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学生一般。 考试之前,张会祥就已经给儿子选好了两所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 从考场出来之后,张会祥抱着张炘炀,将他举过肩头,享受着摄像机前万众瞩目的关注。 成绩出来,张炘炀考了505分,就算是再加50分都摸不到重点大学的门槛。 10岁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如果再好好读几年书,说不定还能冲刺清华北大。 但是,张会祥为了保住“神童”的光环,没有让张炘炀复读,而是给他填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幸好,上大学之后的张炘炀成绩非常好,基本上每次都是第一名。 大三那年,学校给他联系了德国的学校去读研。 但是那所学校有规定,要等到14岁才能独自上学。 老师劝张会祥,让13岁的张炘炀再等一年。 但是,张会祥坚持让张炘炀提前读研。 2008年,13岁的张炘炀去了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系读研。 在硕士答辩的时候, 张炘炀用学位威胁父母,让他们在北京买一套房子。 他相信,北京的房价一定会大涨。 但是,父母手里没有那么多钱。 他们租了一套房子,骗张炘炀是买的,这才让他完成答辩。 2011年,张炘炀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然而,父母从小到大的过度控制开始出现反噬。 小时候,张会祥害怕影响儿子学习,将他喜欢的《西游记》藏了起来。 张炘炀看电视的时间被严格控制,父母为了看管他,甚至放弃了一切社交。 因为过早“被迫成长”,张炘炀过早感受到了社会的压力。 他开始变得摇摆不定,做事没有定力。 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换了好几次,却一直无法沉下心来做研究。 一直到2019年,读了八年博士的他才终于结业。 他看不上给别人打工的生活,于是就开始创业。 失败之后,他又去当了老师。 可是,他对教师的工资嗤之以鼻,索性回到了家中“啃老”。 2023年,有媒体再次采访了他。 没有固定工资的他,每两三个月,他就会问父母要一万元。 他很满意自己的现状,同时也痛恨父母对他的掌控。 “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却还要指点江山。” 张炘炀这么说。 儿子的现状,让张会祥后悔不已。 如果不是他“拔苗助长”,如果他尊重孩子的成长,或许如今的张炘炀,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主要信源:(新晚报)——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士!今年“神童”28岁了,父母定期给他打钱……)
把一个孩子养好对于父母来讲有多幸福我姐的女儿26岁,高考时604分,重庆大学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