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因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前期需巨额资金投入,回报周期漫长,高负债率成为行业共性,从财务逻辑看,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高于同期营收,体现出 “规模越大、负债越高” 的行业规律 —— 销量与营收增长推高原材料采购成本,总负债随之攀升。
但在负债结构上,国内外车企呈现显著分化。以比亚迪为例,2024 年销量 427 万辆,与通用、福特规模相当,但其总负债占营收比例仅 75%,远低于后两者的 100% 以上;资产负债率 74.64%,低于福特的 84.27% 和通用的 76.55%。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有息负债占比仅 5%,而通用、福特分别高达 61% 和 66%,偿债压力悬殊。这得益于比亚迪精细化的成本管控与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其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 31%,付款周期仅 127 天,展现出高效的资金周转效率。
在全球汽车产业智电转型加速的当下,巨额资金投入不可或缺。比亚迪的实践证明,高负债未必等同于高风险,关键在于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当国际巨头仍在为高额有息负债承压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已通过财务韧性与运营优势,在规模扩张中筑牢安全边界,为行业树立了 “规模与稳健并存” 的转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