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摆摊卖面条的院士,你见过吗?"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军工最难的岁月里,有位总师下班后支起面摊补贴家用。他是宋文骢,歼-10战机的缔造者,也是那个揣着设计图纸和柴米油盐双重重担的普通人。
当时国家把每一分钱都砸进了科研,工资时常发不出。但就是这样一群人,饿着肚子画图纸,熬红眼睛算数据,硬是把三代机从梦想飞成了现实。有年轻人问他们靠什么坚持,老航空人说得实在:"那时候哪有什么高精尖设备?全凭一腔子热血,和身后这片必须守护的蓝天。"
从摆面摊到总设计师,从仿制机到"猛龙"腾空,他们用十五年青春给中国空军插上了铁翅膀。如今仰望长空,每一架战鹰的剪影里,都刻着这些沉默的名字。
惠民
了不起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