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
崔女士和家人去酒店就餐,菜单上有份多宝鱼,118元一份。
崔女士觉着118元的多宝鱼价格挺实惠,便点了一份。
第二天,崔女士无意间看菜单,却发现多宝鱼201元,而单价是118元,重1.7斤。
原来酒店在结账时是按斤收费,而不是按份!
崔女士找到酒店理论,酒店说可能是菜单打错了。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没把话说清楚!
菜单上写的是“118元一份”,服务员也亲口确认了,结果结账突然变成按斤算,换谁都得懵。
点菜的时候要是提前说清楚“118元一斤”,或者把鱼捞出来称重给顾客看一眼,哪还有后面这些麻烦?
现在好多商家总爱玩文字游戏,菜单上标个低价吸引人下单,结账时再找理由加钱,这不就是变着法儿忽悠人吗?
其实法律规定得明明白白,顾客点菜前有权知道东西到底怎么算钱。
像这种按斤卖的海鲜,店家必须主动说清单价和重量,不能等吃完了才让人“惊喜”。
下次大家吃饭要是遇到模棱两可的标价,一定得多问两嘴,最好让服务员写单子上签字,省得吃完变冤大头”!
无涯
顾客赚了,打12345
Ryan
1.7斤的多宝鱼,市场买都要上百块了
用户10xxx12 回复 05-10 20:19
500克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