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玉皇大帝”王卫国回老家祭祖,意外发现冥币上印的都是自己,他立刻联系律师:“谁印的?我要告他!”
王卫国1955年出生在北京,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初中毕业后辍学打工,在北京地安门商场买起了零食。
当时,在王卫国的熟客中有一个名叫滕延的老顾客,他是一位专业的表演老师,他看出了王卫国的表演潜力,便鼓励他去当演员。
王卫国听到专业的老师这样说,便听了滕延的话去报考中戏。随后,他顺利的考入了中戏表演系,成了中戏的一名学生。
毕业后,王卫国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出演话剧。在出演话剧的日子里,王卫国也在专心打磨自己的演技。
直到1985年,王卫国终于触电大荧幕,出演了人生中的首部电影《森吉德玛》,正式成了一名影视演员。
虽然《森吉德玛》没有让王卫国一夜成名,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演员梦。9年后,王卫国演了《三国演义》中的“张辽”之后,演艺事业终于步入正轨。
2000年,王卫国在《西游记续集》中饰演“玉皇大帝”之后,彻底走红。他饰演的“玉皇大帝”形象贴近,深入人心,被人所津津乐道。
2009年,国字脸非常有威严的王卫国再次被《宝莲灯》选中,出演“玉皇大帝”一角。
或许因为他饰演的“玉皇大帝”太过符合人们对“玉皇大帝”的想象,所以只要一提起“玉皇大帝”,人们就会自动在脑海中浮现出他的模样。
然而,这即是对王卫国演技的认可,却也成了他的麻烦。这是为何呢?
有一年,王卫国回家烧纸祭祖,去了一家丧葬品店,想买点冥币给祖先。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接过冥币一看,这上面的形象不就是自己嘛!
王卫国当时很生气,他觉得这样很晦气,就问店家:“这冥币是在哪里进的货?我要告他!”
店家一听,赶紧说:“很多厂家都有这种冥币,图案基本都是一样的,哪家便宜进哪家啊!”
王卫国一听无奈了,想打官司也找不到源头。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的图案出现在了冥币上,和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烦恼,你说这纸钱我是烧呢还是不烧呢?但这些冥币又很难找到源头,基本都是小作坊印刷,因此我很无奈,也为此头疼不已。”
饰演一个角色如此深入人心,也是让王卫国哭笑不得。之后,他还有了另一个称号“天地银行掌舵人”,不过他也对此释怀了,还经常出来调侃。
其实饰演经典角色出现哭笑不得事情的不止王卫国一人,在《西游记》中饰演“如来佛祖”的朱广龙也因为角色,出现了令他啼笑皆非的事情。
1982年,杨洁导演筹拍《西游记》,在挑选“如来佛祖”是陷入了困境,这位这部剧中,佛祖的形象太重要了。
杨洁一连试了好几个演员,甚至其中不乏知名演员,却皆不如意。就在这时,有人向她推荐了朱广龙,杨洁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试了镜。
没想到当朱广龙一扮上“如来佛祖”的模样,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就是大家心中所想的佛祖形象,宝相庄严,不怒自威却又透露着慈祥。
就这样,朱广龙成了“如来佛祖”。随着《西游记》的热播,朱广龙的佛祖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和左大玢的“观音”一样,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也因此,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当时拍摄时,朱广龙由于有急事,着急没有戏服,他走在路上的时候,引来了无数人围观,甚至还有虔诚的佛教信徒当即跪拜,吓得朱广龙赶紧跑。
还有一次,朱广龙去泰国旅游,他想买一些佛教物品作为纪念拿回家。没想到在店铺里,他却发现旁边的一张佛祖画像正是自己的容貌。
这让他哭笑不得,不知道到底还要不要买了。要知道在泰国这样的佛教大火,都有他的佛祖画像,可见他饰演的“如来佛祖”多么逼真。
其实演过“如来佛祖”之后,他也演过别的角色,只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全部都定格在了佛祖一角上,以至于他演别的角色观众都认不出来。
朱广龙曾在《武林外传》中出演过闫妮的父亲“佟伯达”,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