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此泄密吗?印度已经捡到了PL-15E导弹残骸!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惹不起了!但是问题来了,印度捡到了大量PL-15导弹的碎片,还有完整的AESA导引头,印度是不是会逆向工程仿制出来呢?答案可能要气死印度,搞出来也没用,那个是出口版的,本来就考虑了可能泄密的因素!
5月7日的印巴空战结果震惊了全世界,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在距离边境线超过80公里的位置被击落,有的战斗机甚至被击落在距离机场十几公里的位置,这表示刚起飞就被锁定攻击了,而据巴基斯坦国民议会上巴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的发言显示,击落的战斗机包括阵风、苏-30和米格-29,使用的是中国的J-10C,巴方在5月7日凌晨四点通知了中国大使馆。
随后掉落在印度境内的导弹碎片被找到,首先是导弹的导引头后部制导舱,编号为PL15E12203039,右侧文字为TEST PORT DF SEEK,这应该是导弹的测试窗口。随后导弹的AESA发射天线也被找到,之后还有T/R射频单元与导弹几乎完整的的固体发动机残骸。至此导弹的几个要素基本都在了:导引头+雷达天线+射频单元+固体发动机,除了爆炸了的战斗部以外,其他几乎到齐了。
PL-15E导弹技术这么先进:要是被印度仿制了怎么办?
PL-15导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超远程空空导弹,长399.6厘米,直径20.3厘米,翼展40.3厘米,重约210千克。发动机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采用捷联惯导/北斗卫星导航组合+双向数据链修正+主动雷达末制导,机动性方面采用气动舵面+燃气舵矢量推力技术,末端过载能力超过60G,射程在200~300公里左右。PL-15E的参数在其他方面差不多,但射程被限制在145千米。
PL-15的拿手绝活就是能在载机火控信息为零的情况下发射并接受预警机制导(也就是传说中的A射B导),印度空军5月7日的这次应该就栽在了这个上面:
当时印度空军参与克什米尔打击任务的战斗机正在编队,这些战斗机应该是接收到了预警机雷达扫描并被锁定的警告,但当时印度的战斗机在距离边境线80公里以上,印度空军飞行员根本就没想过会在本国境内腹地被打击。
一来是对印度军力威慑的信心,尽管当晚印度陆军的导弹袭击了克什米尔地区,但印度不相信巴空军有越境远距离打击的能力; 二来是对巴基斯坦空军打击能力的忽视,预警机发现了又怎样?战斗机火控雷达没锁定之前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印度空军飞行员显然是估计错误,预警机锁定,J-10C发射导弹,之后被预警机接管引导,等到印度战斗机机舱内尖锐的导弹逼近警告声响起时已经晚了。
现在印度几乎已经拿到了全套PL-15E零组件,尽管经历了爆炸以及高空下坠,但整个结构上基本还是保持了完整,特别是T/R组件与电路板与元器件等的强度很高,爆炸与高坠无法彻底摧毁,那么问题来了,印度能仿制出PL-15E来吗?
答案是非常非常难,下面一项项来评估下
首先第一个就是氮化镓T/R组件,这是PL-15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属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在空空导弹上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使用氮化镓T/R单元那就更奢侈了,印度人就算造出来估计都用不起,况且还有两道关卡要过,一个是氮化镓的T/R单元研发,另一道是氮化镓的镓,印度搞这个有点困难。
除了这个导引头以外,复合制导中的红外导凝视焦平面阵列导引头难度也极高,印度搞个红外导引头没问题,但是红外凝视焦平面难度就很高,印度人十有八九搞不定。
接下来用捷联惯导/北斗卫星导航组合没啥问题,至少也能凑个惯导和GPS,毕竟美印关系好,问题不大。但是“双向数据链”这个就有点头大了,这个意思是导弹还能作为传感器向后方传递数据,比如错过目标重新设定,或者目标已经被摧毁重新设定,多打一相互协调,这个好处多了去,双向数据链也就中美俄三家,欧洲有这技术但还是存在点问题。
最后就是双脉冲火箭发动机了,这个目前估计只有中国用上了,美国的AIM-120D当年号称双脉冲,搞得中国慌了拼命研究这种发动机,结果等到搞出来了一看,只有中国,美国当年是属于战略级大忽悠。印度能搞定双脉冲?要不然美国早搞定了。
不过出口版的PL-15E可能不是双脉冲的,这个不是特别确定!要是印度真仿制出来了怎么办?其实也没问题,PL-15E本来就是出口版的,这个意思就是卖出去了就是卖出去了,就当已经泄密了。国产版性能会更好。
当然除了PL-15外,还有PL-17,据说射程能达到500千米以上,还有PL-21,传说射程能达到1000公里,印度捡个射程100来公里的空空导弹,可劲去研究吧!
摇摇乐
鬼扯的自媒体真多,别说这只是个残骸,就是把图纸送给阿三,他们也没本事造得出来![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