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一女生高考志愿落榜,成绩只有364分,但女孩却坚称自己考了586分,一家人将教育局告上法庭,结局却迎来大反转!
杨婷婷站在家门口,手里拿着那份印着“364分”的成绩单,目光茫然。 那个数字在她眼前闪烁,好像是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她一直认为,自己至少能考个500多分,结果却是364分,这让她感到一阵窒息。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是这样? “爸,妈!这肯定是个错误!我应该是586分!”她一边喊,一边把成绩单举到父母面前。 父母看着她,眼神里有些不解,但更多的是无奈。 她从小是个模范生,家里人一直对她有着很高的期待,成绩不应该是这样。 父亲老李捏着那张成绩单,叹了口气:“婷婷,这事得冷静点,考试可是个大事,不能光凭自己觉得好就认定分数。 ”但杨婷婷的坚持让父母感到非常困惑。 她怎么会相信自己的分数是586?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该这么自信啊。 杨婷婷回想起考试那天的情形,自己坐在考场里,心里满是自信。 每一科的答题都做得细致而用心,尤其是作文,自己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几百字,信心满满地想着,估计这次的作文能拿个高分。 可是,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她完全没有预料到结果。 她立刻向教育局提出质疑:“这是系统的错误,或者是试卷出了问题,我一定要查清楚!”她的坚持让父母有些无言以对,但他们还是决定陪她一起去咨询。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听完她的质疑后,严肃地说:“杨婷婷,你的试卷已经核对过了,系统没有问题。 你可以查看原始试卷。 ”他们将她的试卷拿出来,杨婷婷的眼睛迅速扫过试卷,最后停留在语文那一页。 她的作文部分,根本没有任何写作内容!所有的空白,她震惊得几乎无法呼吸。 再仔细看,她发现其他科目的某些题目也没有答。 那一刻,她的心一下子凉了。 “这不可能……”她低声嘀咕着,心里有些不敢相信。 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为什么会这样?她回想起考场上,似乎确实有些紧张,但自己明明一直在写作,为何会留白? 杨婷婷的父母看着她陷入沉默,他们原本以为女儿的坚持是对的,毕竟她一直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怎么可能会考得这么差?但现在,面对这个事实,他们也无话可说。 教育局提供的证据确凿无疑,杨婷婷的成绩只有364分,和她声称的586分相差甚远。 更令人费解的是,杨婷婷一直坚持自己高考前的模拟成绩不错,并且她的信心几乎不容置疑,可这一切和实际分数完全不匹配。 事情没有像她所希望的那样逆转。 她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自己理想的大学名单上,只有那冷冰冰的364分和越来越多的疑问围绕着她。 社会舆论也在这件事上展开了激烈讨论。 很多人认为,杨婷婷的坚持显得有些过于固执,考试是公平的,成绩不会凭空改变。 而另一些人则表示,杨婷婷可能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某些部分没有答题,过度的压力和紧张或许让她失去了对考试细节的关注。 这场风波最终以杨婷婷自己对于分数的误解和家庭的支持走向了平静。 她的父母并没有责怪她,反而鼓励她去面对现实:“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你仍然有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