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印巴爆发近50年来最激烈空战,短短几小时内,巴空军大胜,印空军惨败,还顺带把法国“阵风”的招牌也给砸了。这场空战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巴空军使用何种装备,对数量庞大的印军打出5:0的结果。 巴基斯坦也不吝分享,巴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沙格·达尔在议会上通报,巴空军击落5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并毫不掩饰地说,胜利关键就是歼-10C,“我们所有这些战斗机都是与中国合作的。”从巴副总理的语气不难看出,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言语间满满的自豪。
紧接着达尔又“杀人诛心”,称印军此次行动共出动了75至80架战斗机,数量不少,但印度飞行员素质欠佳,操作水平有限,巴空军有机会击落15架战机,但为了避免局势升级,巴方只“克制”地击落了5架战机和2架无人机。同时达尔还宣布,已向中方外交团队通报此消息,时间是凌晨四点。 这次印巴空战,巴空军的胜利离不开中国武器加持,几乎以零损失的优异成绩,干掉了印度绝对主力的战机,尤其是“阵风”战斗机。 过去巴空军最先进的战机是为数不多的F-16C,而印度空军却有数量庞大的苏-30和“幻影”,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略胜一筹。尤其是引进法国“阵风”后,印度国内更是气势高涨,甚至还吹嘘能与歼-20一战。然而在这场空战中,不用等歼-20出手,歼-10就足以解决印度“阵风”了,而且对方还是零伤亡,对印度的打击可想而知。
歼-10CE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80公里甚至更远,而“阵风”仅约150公里。现代空战首先是超视距的,谁先锁定,谁先发射,谁就赢了,而这一点歼-10CE明显胜过“阵风”一筹。再加上PL-15E中距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达145公里,足以形成“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摧毁”的杀伤链闭环。 社交平台上有一段视频,是印度旁遮普邦阿克利安卡兰村当地人发布的,显示飞机残骸散落一地,搭载的法国“米卡”导弹还在发射架上。这就证明了这架飞机没来及发射导弹,就被打下来了。 虽然印空军的幻影-2000战机也挂载米卡导弹,但有了“阵风”之后,印军更倾向于让“阵风”挂载这款先进导弹。而且此地距离印度巴廷达空军基地直线距离仅20公里,该基地还是印度空军第17阵风战斗机中队的驻地。这就证明飞机残骸是“阵风”,这款号称欧洲最先进战机,根本没有获得战场主动权,被歼-10CE抢先发现,抢先击落。
除了歼-10CE外,此次印巴空战,中国的红旗防空系统也大展神威。目前巴基斯坦装备的是红旗-9远程地空导弹系统,这套系统有三大本领,一是自带电子防护盾,什么干扰信号都不好使;二是自带“鹰眼”锁定功能,只要雷达扫到敌机,导弹就跟装了GPS似的直奔目标,十打九中;三能同时锁定多个目标精准打击,只要靠近就得留下。 此次空战表面上是印巴双方的比拼,实则是中西作战体系的较量,巴基斯坦空军用优异的成绩,给中国武器装备做了一次绝佳广告。倒是马克龙和达索航空要头大了,日后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还怎么混? 今年1月耿爽曾在联合国发言,称如果中国真的援助俄罗斯,那俄乌局势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现在来看一点也不夸张,如果中国真的出手,恐怕特朗普都等不到调停的机会,俄罗斯早就赢了。
说归说,但巴空军也没有对印度空军“赶尽杀绝”。正如巴副总理所说,巴空军完全有能力取得更多战果,但为了避免局势升级,只击落了5架战机,点到为止象征性地警告一下。印度方面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事后也在淡化,强调行动只针对“恐怖分子”,这说明双方都有意控制,不愿升级态势。 可吃了亏不报仇,也不是印度的风格,虽然印巴冲突不会扩大,但不排除接下来印度通过别的办法找回面子。空中较量第一阶段结束,接下来有可能进入地面战斗,我们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