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唐朝大诗人杜牧进士及第后,要照例跟新科进士一同去曲江游玩。一行人...
胡诌捡史啊
2025-05-08 16:08:04
一天,唐朝大诗人杜牧进士及第后,要照例跟新科进士一同去曲江游玩。一行人来到曲江寺院和门口的老僧攀谈。老僧打量了一眼杜牧问他姓名,杜牧轻蔑一笑:这天下还有人不认识我吗?谁知老僧却让杜牧羞愧万分。
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孙子,父亲杜从郁体弱多病,在杜牧15岁的时候,撒手人寰。
家道中落,杜牧只能和兄弟们挖野菜充饥。
杜牧二十岁的博古通今,二十三岁便作了《阿房宫赋》名动一时。他还专门针对藩镇问题写了一篇《感怀诗》。
26岁参加科考,当时主持进士考试的崔郾来到东都洛阳,酒席之上,名流吴老也来到现场。
崔郾早就听说吴老的威望特意上前拜访,也就是这个契机,吴老将他拉倒一旁语重心长的说道:我如今老了,不能再为朝廷排忧解难,举贤良了。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举荐贤良还要靠你了。
吴老又拿出一篇文章交给崔郾看,不住嘴的称赞道:这篇文章是我前些日子听一些太学生吟诵的,写得相当精彩。崔侍郎如今日理万机,想必也是无暇看完,不如由我给你朗读一遍如何。
说罢,吴老便开始背诵杜牧的《阿房宫赋》。
崔郾一听也是对杜牧赞叹不已,吴老见时机成熟,就立刻说道:此人才学堪当状元啊!崔郾这才明白吴老的意思,叹息道:非是我不愿,实在是状元之位已被预定了。吴老只好退而求其次道:那第五名进士及第也可以。
崔郾犹豫不决,吴老一怒之下将杜牧的文章拿走,呵斥道:我倒要看看有没有人能做的比这篇文章更好。崔郾这才挽留吴老,勉强答应了。
但是,中间也出了插曲,有人听说杜牧预定了第五名,便告诉崔郾,杜牧这个人的文章还行,人品太次,常出没烟花柳巷,实在是辱没才学。
崔郾无奈的耸耸肩,既然答应了,哪怕他是个乞丐大字不识,也得履行承诺。
就这样,这一年杜牧进士及第,意气风发。
这一群新科进士游历到了曲江寺院,被老僧问了姓名,杜牧没想到的是老僧怔怔地望着他,面色平静,看样子是真不认识他。杜牧为自己的狂妄羞愧,只得留下了一首诗词缓解尴尬:
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杜牧31岁时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这时候杜牧居住在扬州。提到杜牧的扬州就不得不说聊到这首《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词其实也是杜牧的自嘲,在扬州浑浑噩噩的混了十多年,如同大梦一场,最后什么功绩也没留下,就连青楼女子眼中自己也是一个薄幸的人,处处不落好。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