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让一滴水流入巴铁,中方已行动,不到24小时,莫迪致电普京

世界大观点 2025-05-08 10:24:01

近段时间以来,印巴关系越来越紧张。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从关闭边境到禁止贸易,甚至连水都不放过,这个性质就相当恶劣了。

印控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后,莫迪政府直接将责任归咎于巴基斯坦,随即展开一系列报复行动,其中包括单方面关闭杰纳布河上游的伯格利哈尔大坝闸门,宣称“一滴水也不留给巴基斯坦”。 根据印度媒体发布的视频,杰纳布河下游巴基斯坦境内的河段已经干涸,旁遮普省数百万农民面临灌溉危机,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印度的这一做法严重违反国际法。1960年,印巴签订了《印度河水条约》,规定印度可以使用杰纳布河等上游河流进行发电,但不能完全阻断下游水流。国际水法也明确规定,跨境河流的上下游国家应当公平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不得单方面采取损害他国利益的行动。 印度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断水,但缺乏确凿证据,更像是利用水资源作为政治施压工具。巴基斯坦已表示,将向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法庭申诉,要求印度恢复供水并遵守国际协议。

印度此举的实际效果其实很有限。印度河的干流和主要支流都发源于中国西藏,印度能切断的杰纳布河只是其中一条支流,无法影响干流和其他支流的水量。如果印度试图通过蓄水后突然泄洪来冲击巴基斯坦,首先遭殃的会是印度自己的土地。印度在当地缺乏大型蓄水设施,大坝库容有限,无法长期截流。伯格利哈尔大坝关闭后不久曾短暂放水,说明印度根本无法彻底封锁水源。印度大肆宣扬“断水”行动,更多是为了迎合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而非真正具备战略价值。 但这一做法的政治影响极其恶劣。印度表现出“全面脱钩”的架势,不仅切断水源,还暂停与巴基斯坦的邮件往来,禁止进口巴方商品。这种极端措施将南亚局势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此前就严厉警告过莫迪政府,若继续以水为武器,巴方将视为战争行为。日前巴陆军在演习中试射了一枚“法塔赫”地对地导弹,射程120公里,被视为对印度“断水”行为的明确警告。就在两天前,巴陆军还试射了一枚“阿布达利”短程弹道导弹,同样也是警告印度,巴基斯坦有能力摧毁印度的大坝。 就在5月7日这天,经过多天的形势发酵,印度总理莫迪终于动手了。巴军证实:印军向巴基斯坦发射了3枚导弹!巴基斯坦随后宣布关闭全国空域,在克什米尔发动地面和空中作战,并且击落了5架印军战机、俘虏了一批印军士兵!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已经采取行动了。5月4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会见巴总统扎尔达里,就印巴局势交换意见。这是近期中方大使第二次与巴高层会晤,此前姜再冬已与谢里夫总理会谈。中国外交部此前多次呼吁印巴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此外,中国与巴基斯坦还合作建设替代性水利工程,如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增强巴方水资源自主权,减少对印度河的依赖。 中方的支持是印度不敢对巴基斯坦发动全面军事行动的关键因素。巴军装备大量先进的中式装备,VT-4主战坦克、SH-15卡车炮、歼-10CE战斗机等。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原本计划在阿拉伯海展示武力,但在发现巴空军歼-10CE携带先进反舰导弹后,迅速撤回基地。印度很清楚,一旦战争升级,中国不会坐视巴基斯坦被击败。 为了抵消中国的影响力,印度试图拉拢俄罗斯。5月5日,克里姆林宫发布消息称,莫迪与总统普京通电话,并邀请普京访印。莫迪强调俄印之间“特殊的优先合作”关系,他希望俄罗斯在印巴争端中偏向印度,甚至希望借助俄罗斯的影响力来牵制中国,至少让中国在重要国际场合保持中立。此外,印度还向美国、日本等国家寻求支持,试图构建对巴施压的国际联盟。 但普京不太可能给印度足够的支持。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关系远高于俄印关系。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虽然未加入西方对俄制裁,但也未提供实质性援助。相比之下,中俄在能源、军事、金融等领域的正常合作不断深化。

普京接受访印邀请,更多是出于外交平衡,而非真正站队印度。俄罗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相对中立,不会为了印度而得罪中国和巴基斯坦。俄罗斯自身深陷乌克兰战场,无力在南亚开辟新的战略战线。莫迪想靠俄罗斯制衡中国,基本是一厢情愿。 印度切断水源、升级军事对抗的做法,不仅违反国际法,还可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巴基斯坦70%的农业依赖印度河系水流,断水将导致粮食减产、物价飞涨,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民众。国际社会应尽快介入,敦促印度恢复供水,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俄罗斯、联合国等各方应推动印巴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水资源不应成为武器,南亚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0 阅读:58
世界大观点

世界大观点

为您捕捉每个国际局势的关键瞬间,剖析每一个重大事件